燧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 燧人氏 。为古代三皇之一,故称。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包羲 因 燧皇 之图而制八卦, 神农 演之为六十四。”参见“ 燧人氏 ”。
引证解释
⒈ 即燧人氏。为古代三皇之一,故称。参见“燧人氏”。
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 神农演之为六十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
(2) 同本义
燧,塞上亭守烽火者。——《说文》
燧,以取火于日。——《玉篇》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钻燧取火。——《论语·阳货》
命夙驾载燧。——《左传·文公十年》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人类的出现》
幽王为熢燧。——《史记·周本纪》。正义:“炬火也。”
(3) 又如:燧(铜)镜(古代用以向日取火)
(4) 火炬之类
前驱举燧,后乘抗旌。——曹植《应诏诗》
(5) 烽火台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告警叫“烽”,夜间举火告警叫“燧”
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燧火。——《后汉书·孽嬖传》
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后汉书·光武纪》注
(7) 又如:燧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燧堡(烽火台)。后泛指报警的烽火,不分昼夜
与城上烽燧相望。——《墨子·号令》
(8) 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 。燧是最基本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秩位相当于亭长
动词
燃
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宋· 苏轼《中山松胶赋一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3 sui5 [海陆丰腔] sui6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宝安腔] sui5 [梅县腔] s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遂 | 徐醉 | 邪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zwi | zsyih/szvih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2) 同本义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小雅·采芑》
騐皇者,煌煌也。——《书·帝命》
(3) 大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建用皇极。——《书·洪范》
上帝是皇。——《诗·周颂·执竞》
(4) 又如: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
(5) 美好
皇,美也。——《广雅·释诂一》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传:“美也。”
皇以间之。——《诗·周颂·桓》
(6) 又如:皇土(美土);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
(7) 通“遑”。空闲的;有闲暇的
不皇出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朝矣。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哀公五年》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左传·昭公七年》
(8) 又如: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
(9) 通“惶”
大臣皆皇惧而退。——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10) 又如:皇惧(恐慌害怕);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
(11) 黄白色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12) 又如: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
名词
(1) 指天
思皇多士。——《诗·大雅·文王》。传:“天也。”
皇霸。皇者天也。——《风俗通》
(2) 又如: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
(3) 指天神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 又如: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5) 君主,天子,皇帝
皇丈受天子之富贵。——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6) 又如:皇统(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皇丈(皇帝的岳父);皇极(帝王治世的准则);皇太孙(太子死,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称为皇太孙)
(7)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如:皇图(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皇廷(朝廷);皇纲(朝廷的纲纪);皇维(朝廷的纲纪;王法)
(8) 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 。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妣;皇祖考;皇祖妣
(9) 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如;皇鸟(传说中的雌凤);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10) 冠名 。如:皇冠
(11) 对神明的敬称
伏羲、 女娲、 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
(12) 又如: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
(13) 姓
动词
(1) 匡正
皇,正也。——《释言》
四国是皇。——《诗·豳风·破斧》
皇我万民。——《穆天子传》
(2) 通“迋”。往
先祖是皇。——《诗·小雅·信南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沙头角腔] wong2 fong2 [梅县腔] fong2 w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黃 | 胡光 | 匣 | 唐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一等 | 宕 | 唐 | ɣuɑŋ | ghuang/h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