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

xūn xiāng [ xun xiang]
注音 ㄒㄨㄣ ㄒ一ㄤ

词语释义

焚香以沾染香气。 一种闻之能致人昏睡的香。 芬芳。

词语解释

  1. 焚香以沾染香气。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一:“风流 荀令 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宋 欧阳修 《荷花赋》:“覆翠被以熏香,然犀灯而照浦。” 元 马祖常 《湖北驿中偶成》诗:“十幅蒲帆上 洞庭 ,罗衣熏香钱满篋。”

  2. 一种闻之能致人昏睡的香。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南牀上的 华嬷嬷 合 柳条儿 已是受了那屋里些熏香气息,酣睡沉沉。”

  3. 芬芳。

    徐迟 《三峡记·芬芳颂》:“我们整个国家……时刻发散出品德的熏香来。”

引证解释

⒈ 焚香以沾染香气。

南朝陈徐陵《乌栖曲》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宋欧阳修《荷花赋》:“覆翠被以熏香,然犀灯而照浦。”
元马祖常《湖北驿中偶成》诗:“十幅蒲帆上洞庭,罗衣熏香钱满篋。”

⒉ 一种闻之能致人昏睡的香。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南牀上的华嬷嬷合柳条儿已是受了那屋里些熏香气息,酣睡沉沉。”

⒊ 芬芳。

徐迟《三峡记·芬芳颂》:“我们整个国家……时刻发散出品德的熏香来。”

熏香的国语词典

用香料熏染。

如:「盗贼常利用熏香来使人失去知觉,以便 下手。」

熏香的网络释义

熏香

  • 熏香是原态香材、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香料。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根据外形特征可分为原态香材、 线香、盘香、 塔香、香丸、香粉、 香篆、 香膏、 涂香、 香汤、 香囊、 香枕等。
  • 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的极其广泛,是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必备的日常用品。熏香大多采用沐浴、佩戴、雾化释放、加热释放、常温释放等方式,是以植物次生代谢合成的挥发性物质为媒介的一种无创伤、简单、安全的缓解或干预手段,与现代芳香疗法的吸入疗法较为相似。
  • 熏香的翻译

    英语: incense
    法语: encens

    熏香造句

    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熏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
    熏香肠,烤驼鸟片,搭配樱桃煮的鸭肉,鹿肉和砂锅鸡和肉酱意大利面食菜肴。
    还有里面的蹄筋,满满的胶原蛋白,比起新鲜的蹄子,多了一份腌熏香味又不肥腻,吃货们,腊蹄子啃起来吧。
    用你最喜欢的香味熏香你的抽屉和衣柜。
    它可以作为治疗工具、房间清新剂、除臭剂和熏香。
    绣帘打开,小姐久坐的轿子中香风飘渺、异味芳馨,已分不清是熏香还是小姐的体香。
    这些香材既可以借助炭火熏烧,也可以隔火熏香。
    而婉竺已沐浴熏香,卸了妆换上寝衣,坐在床榻上静静等候。
    气味温和清净、味平气芳的熏香为清冷的宿舍平添几丝绵绵暖味。
    大街上,小车公交车不急不慢地驰过小城的心肺,去赴下一站一个个希望之约。郊区田野里,农民伯伯躬着腰栽插菜苗,用挠人的呼吸熏香田地千年不变的心情。
    这件玉石雕刻的熏香炉,分里三层外三层,结构精巧,简直就是神工鬼斧。
    其他人在火葬的时候燃烧没药作为熏香之用。
    熏香风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至迟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开始利用香草驱除蚊虫、熏染衣物、净化室内空气了。
    亚洲使用的熏香通常是芳香植物原料的混合体,比如檀香和茉莉,还有精油。
    多年来,我参加了多种睡眠的研究和疗程:认知行为疗法、过敏测试、饮食疗法、瑜伽疗法、熏香按摩、针灸疗法以及抗黑变激素疗法等等。
    这才发现,这少年居然擦脂抹粉的,一张脸涂得粉白,两腮还铺了淡淡的粉红,嘴唇也抿了焉红,身上不知抹了什么香料,带了多少熏香,一股浓香扑鼻而来。
    一个美丽的大殿,静谧的房间,红色的绸布,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几颗拴着好看红色绳子的小树青翠欲滴,几个香炉里,香味的熏香飘过,缕缕烟仿佛丝带,无比好看。
    肉豆蔻有独特的刺激性芳香,通常用于烹调、制作小香囊和熏香。
    在弥撒,祝福式和祈祷式时,我们都潮乎乎地挤做一团。听着神甫枯燥的长篇大论打瞌睡,同时蒸汽再次从衣服上升起,和熏香,花朵以及蜡烛的甜味混合在一起。
    清明节到了,让幸福的花熏香你的生活,让快乐的雨滋润你的人生,让吉祥的风捋顺你的工作,让健康的云带走你的霉运,祝你幸福一生,快乐一世。

    汉字详情

    xūn,xùn [xun]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TGLO
    五行:
    仓颉: HGF
    四角: 20331

    详细解释

    xūn

    动词

    (1) (俗作燻。会意。金文,上面象火烟冒出,中间是烟突(本古“窗”字),两点表示烟苔,下面是火焰。合起来是烟突冒烟。本义:火烟向上冒)

    (2) 同本义

    熏,火烟上出也。——《说文》。俗字作燻。

    炎炎,熏也。——《尔雅》

    金炉扬熏。——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

    (3) 又如:熏天(上蒸而弥漫于天);熏烝(热气升腾)

    (4) 烧灼,火烫

    我心惮暑,忧心如熏。——《诗·大雅·云汉》

    (5) 又如:熏土(用杂草、落叶、稻杆等熏烧泥土。亦指熏烧过的泥土)

    (6) 熏制;焙制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7) 又如:熏穴(烟熏洞穴);熏烧(烟熏火烧);熏鱼;熏肉;墙熏黑了

    (8) 气体侵袭;侵染

    鄣气昼熏体。——鲍照《苦热行》

    (9) 又如:熏天(一用于形容气势极盛;或用于形容气味浓重)

    (10) 用言语、行动逐渐影响、说服人

    众口熏天。——《吕氏春秋·离谓》。注:“感动也。有始东南曰熏风。”

    欲以熏轑天下。——《汉书·杜钦传》

    (11) 又如:熏心(迷住了心窍);熏天赫地(形容气焰炽盛,威势逼人);熏浸(熏陶浸染)

    (12) 同“薰”,以香料涂身

    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韩愈《答吕毉山人书》

    (13) 又如:薰香;薰沐

    名词

    (1) 黄昏。通“曛”

    至熏夕,极欢而去。——《后汉书·赵壹传》

    (2) 又如:熏夕(黄昏)

    (3) 熏炉。用于熏香的炉子 。如:熏笼(有笼覆盖的薰炉。可用以熏烤衣服)

    形容词

    (1) 温和,和暖

    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 和悦的样子

    公尸来止熏熏。——《诗·大雅·凫鷖》

    (3) 另见 xùn

    xùn

    动词

    (1) 〈方〉∶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如:炉子安上烟筒,就不至于熏着了

    (2) 另见 xūn

    英文翻译

    smoke, fog, vapor; smoke, cure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1 [东莞腔] hun1 [宝安腔] hiun1 [梅县腔] hiun1 [海陆丰腔] hiun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1 [客英字典] hiun1 fun1 fun5
    ◎ 潮州话:heng1(hurng) [揭阳]hêng1(heng) [潮阳]hing1(h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云平聲合口三等xĭuənhyon/xiun
    xiāng [xiang]
    部首: 906
    笔画: 9
    五笔: T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DA
    四角: 206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2)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3)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 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4)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梅花绝句》

    (5)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芳香的酒);香楠(芳香的楠木)

    (6) 气味美好

    树橘柚者,食 之则甘,嗅之则香。——《雅南子·外储说左下》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香而甘也。——清· 周容《春酒堂遗书》

    香且甘者。

    (7) 又如:饭热菜香;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

    (8) 睡得踏实 。如:她睡得正香

    (9) 受欢迎

    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10) 又如: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香亮(称心;宠爱);这首歌曲很吃香

    (11) 亲热

    咱们这么坐着亲香。——《儿女英雄传》

    (12) 又如:亲香(亲热、亲近)

    (13) 美好

    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4) 又如:香土;香玉;香轮;香雨

    名词

    (1) 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

    爇香于鼎。——《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香培玉琢(就像用香料造成、美玉雕出一样);香积行童(僧寺伙房的帮厨者)

    (3) 指香炉 。如:香坛(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香亭(放置香炉的彩亭。赛会或出殡时所用)

    (4) 指花 。如:香祖(兰的别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香包(花苞)

    (5) 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 。如:香钩(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香罗(纱罗的美称);香车宝马(贵妇所乘用的车马)

    (6)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如:香消玉殒(比喻女子死亡)

    (7) 好的名声 。如:留香百世

    (8) 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 。如:山、堂、香、水等秘密组织

    动词

    (1) 亲,亲吻 。如:香香面孔;香香嘴

    (2) 抽;吸(鸦片烟)

    咱们去香一筒好吗?——《负曝闲谈》

    英文翻译

    fragrant, sweet smelling, inc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1 [客英字典] hiong1 [海陆丰腔] h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1 [宝安腔] hiong1 [梅县腔] hiong1 [陆丰腔] hiong1 [东莞腔] hiong1 [台湾四县腔] 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許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hiang/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