焠掌

cuì zhǎng [ cui zhang]
注音 ㄘㄨㄟˋ ㄓㄤˇ

词语释义

谓苦学者自灼其掌,以警因睡而废读。

词语解释

  1. 谓苦学者自灼其掌,以警因睡而废读。

    《荀子·解蔽》:“ 有子 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 杨倞 注:“焠,灼也。恶其寝卧而焠其掌,若刺股然也。”

引证解释

⒈ 谓苦学者自灼其掌,以警因睡而废读。

《荀子·解蔽》:“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
杨倞注:“焠,灼也。恶其寝卧而焠其掌,若刺股然也。”

焠掌的国语词典

苦学的人用火灼掌,以警惕自己勿因睡而废读。

焠掌的网络释义

焠掌

  • 焠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uì zhǎng,释义为苦学者自灼其掌,以警因睡而废读。
  • 汉字详情

    cuì [cui]
    部首: 414
    笔画: 12
    五笔: OYWF
    仓颉: FYOJ
    四角: 908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焠火,将金属加热后,浸于水或油中,急速冷却以加强其硬度

    焠,坚刀刃也。——《说文》

    清水焠其锋。——《汉书·王褒传》

    (2) 又如:焠针(火针)

    (3) 浸染

    以药焠之。——《史记·刺客传》

    (4) 又如:焠轮(猎获野物之血染红车轮)

    (5) 烧…的外露表面或一部分 。如:焠掌(烧灼其掌);焠儿(引火的小木片。又名发烛、火寸);焠着(烧着)

    英文翻译

    temper; burn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se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i5 [客英字典] cui5 [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内去聲合口一等chuaih/cuoytsʰuɒi
    zhǎng [zhang]
    部首: 432
    笔画: 12
    五笔: IPK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BRQ
    四角: 9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手掌,手心

    掌,手中也。——《说文》

    指其掌。——《论语·八佾》

    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谏吴王书》

    (2)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极言容易);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掌文(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

    (3) 脚的底部 。如:脚掌

    (4)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5) 脚 。如:鸭掌

    (6) 掌状物 。如:仙人掌

    (7) 钉在马、驴、骡等蹄子底下的蹄铁 。如:这匹马该钉掌了

    (8) 又指钉或缝在鞋底后部的补钉 。如:鞋掌

    (9) 姓

    动词

    (1) 用手掌打

    蹶松析,掌蒺藜。——扬雄《羽猎赋》

    (2) 又如:掌嘴

    (3) 主管,负责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掌家(管家);掌土(指掌管工部事务。因古代工部负责土木建造和水利工程等,故称);掌文(掌管文翰);掌计(掌握考核);掌节(掌握节令);掌选(主持选拔举荐);掌礼(主持礼仪);掌灶(主持烹调)

    (5) 支撑

    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红楼梦》

    (6) 又如:掌不住(支撑不住;忍不住)

    (7) 忍住

    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红楼梦》

    英文翻译

    palm of hand, sole of foot, paw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ong3 [宝安腔] zong3 [客英字典] zhong3 [台湾四县腔] zong3 [梅县腔] zhong3 [沙头角腔] zong3 [陆丰腔] zhong3 [海陆丰腔] zhong3 [东莞腔] cong3 c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cjangx/tjanktɕ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