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焚香盥洗。表示虔诚。
唐 陆龟蒙 《入林屋洞》诗:“真君不可见,焚盥空迟久。”
引证解释
⒈ 焚香盥洗。表示虔诚。
引唐陆龟蒙《入林屋洞》诗:“真君不可见,焚盥空迟久。”
焚盥的网络释义
焚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 用火烧山林宿草。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3) 烧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焚炙忠良。——《书·泰誓上》
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6) 炙;烤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fun3 [宝安腔]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梅县腔] fun2 [沙头角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fun4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汾 | 符分 | 並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byon/biun | bʰĭu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2) 同本义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
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荐。——《易·上观》
咸盥漱。——《礼记·内则》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论衡·讥日》
(3) 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
(4) 洗涤
述尽心视湯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南史·谢裕传》附谢述
(5) 又如: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
(6) 除;净 。如:盥溉(指除去);盥涤(清除)
名词
(1) 古代洗手的器皿
承姑奉盥,训子停机。——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2) 又如:盥盆(盥洗之盆)
(3) 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如:盥事(古代灌祭礼仪);盥献(灌祭进献);盥馈(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kuan1 [客英字典] gwon5 kwan5 [海陆丰腔] gon5 kwan5 [梅县腔] gw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kwan5 [宝安腔]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4 guo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管 | 古滿 | 見 | 桓 | 上聲 | 旱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kuɑn | kuanx/kua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