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炳

huàn bǐng [ huan bing]
繁体 煥炳
注音 ㄏㄨㄢˋ ㄅ一ㄥˇ

词语释义

明亮。 昭彰。 谓词采明丽。 见'烂炳'。

词语解释

  1. 明亮。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天晏,列宿焕炳。”《西京杂记》卷三:“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

  2. 昭彰。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自是以来,春秋考纪亦以焕炳;而忠臣义士,莫之撰勒。”

  3. 谓词采明丽。

    《后汉书·应劭传》:“文章焕炳,德义可观。”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条贯有伦,则焕炳可观,有足称者。”

  4. 见“ 烂炳 ”。

引证解释

⒈ 明亮。

汉王充《论衡·超奇》:“天晏,列宿焕炳。”
《西京杂记》卷三:“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唐吴筠《游仙》诗之十九:“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

⒉ 昭彰。

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自是以来,春秋考纪亦以焕炳;而忠臣义士,莫之撰勒。”

⒊ 谓词采明丽。

《后汉书·应劭传》:“文章焕炳,德义可观。”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条贯有伦,则焕炳可观,有足称者。”

⒋ 见“烂炳”。

焕炳的网络释义

焕炳

  • 焕炳,汉语词汇。
  • 拼音:huàn bǐng,
  • 释义为明亮,昭彰,词采明丽,
  • 出自《论衡·超奇》,《史通·古今正史》。
  • 汉字详情

    huàn [huan]
    部首: 414
    笔画: 11
    五笔: OQM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NBK
    四角: 97884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火,奂( huàn)声。本义:火光) 同本义

    焕,火光也。——《说文新附》

    形容词

    (1) 光亮,鲜明

    焕乎其有文章。——《论语》。集解:“明也。”

    (2) 又如:焕乎(光亮的样子);焕炳(光耀明亮);焕发(光彩四现);焕焕(显赫的样子)

    (3) 闪耀强烈光亮的 。如:焕赫(炽盛的火光)

    动词

    照耀;焕发光彩,放射光芒 。如:焕目(耀眼。光芒映射,使人眼花);焕映(光华映射);焕奕(光彩焕发);焕扬(恢宏光大);焕景(光辉焕发;焕发的光辉)

    英文翻译

    shi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un6

    宋本广韵

    bǐng [bing]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GM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MOB
    四角: 918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动词

    (1) 点燃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如:炳耀

    (4) 照耀 。如:炳映(照射)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ang3 [梅县腔] biang3 [陆丰腔] b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3 [海陆丰腔] biang3 [宝安腔] biang3 [客英字典] b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兵永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x/py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