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燹

fēng xiǎn [ feng xian]
注音 ㄈㄥ ㄒ一ㄢˇ

词语释义

战火。

词语解释

  1. 战火。

    明 高启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 清 李渔 《风筝误·凯宴》:“田无水旱,民无天扎,境无烽燹。” 王毓岱 《示和甫》诗:“幸生未出世,身不遇烽燹。”

引证解释

⒈ 战火。

明高启《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
清李渔《风筝误·凯宴》:“田无水旱,民无天扎,境无烽燹。”
王毓岱《示和甫》诗:“幸生未出世,身不遇烽燹。”

烽燹的网络释义

烽燹

  • 王毓岱 《示和甫》诗:“幸生未出世,身不遇烽燹。”
  •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414
    笔画: 11
    五笔: OT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HEJ
    四角: 978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夆( fēng)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同本义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4) 指战火 。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5) 指烽火台 。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6) 泛指举火

    后 章坐走马 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英文翻译

    signal fire; tower where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容平聲開口三等pʰĭwoŋphyung/phivng
    xiǎn [xian]
    部首: 414
    笔画: 18
    五笔: EEOU
    五行:
    仓颉: MOF
    四角: 11809

    详细解释

    (1) 野火

    燹,野火也。——《玉篇》

    (2) 又如:兵燹(因战争所遭受的焚烧破坏)

    (3) 后专指兵火、战火

    先圣旧宅,近日亦遭兵燹之厄,可叹也夫!——宋· 庄季裕《鸡肋篇》

    历世既久,悉毁于兵燹;间有遗编,多为世俗秘而藏之。——宋· 张存《重刊

    埤雅序》

    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明· 高启《次韵杨孟戴早春见寄》

    动词

    焚烧

    及闻蕙棺被燹,顿违共穴之情。——《红楼梦》

    英文翻译

    fire; wild fires

    方言集汇

    ◎ 粤语:sin2
    ◎ 客家话:[梅县腔] sien3 [台湾四县腔] sien3 [客英字典] sien3 [海陆丰腔] sien3 [宝安腔] s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典先開上聲開口四等siensenx/s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