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墩

fēng dūn [ feng dun]
注音 ㄈㄥ ㄉㄨㄣ

词语释义

1.即烽火台。

词语解释

  1. 即烽火台。

引证解释

⒈ 即烽火台。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414
笔画: 11
五笔: OT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HEJ
四角: 978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夆( fēng)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同本义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4) 指战火 。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5) 指烽火台 。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6) 泛指举火

后 章坐走马 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英文翻译

signal fire; tower where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容平聲開口三等pʰĭwoŋphyung/phivng
dūn [dun]
部首: 334
笔画: 15
五笔: FY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YDK
四角: 48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敦声。本义:土堆)

(2) 同本义

墩,平地有堆。——《说文》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3) 又如:挖塘取土,垒土为墩;土墩;墩台(高一些的土堆台;报警台)

(4) 厚而粗大的整块木头、石头或用砖砌成的基础 。如:门墩;桥墩;墩堠(远望敌情的堡垒,烽堠);也指状如土墩的坐具,如锦墩蒲墩

量词

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相当于“窝” 。如:每亩花生种八千墩

动词

用力猛地往下放 。如:墩嘴(夸嘴,口气大);墩膘(养膘)

英文翻译

heap, mound, block of stone

方言集汇

◎ 粤语:dan1 dan2 deon1
◎ 客家话:[梅县腔] dun1 [陆丰腔] dun1 [客英字典] dun1 [东莞腔] dun1 [客语拼音字汇] dun1 [台湾四县腔] dun1 [宝安腔] dun1 [海陆丰腔] d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昆平聲合口一等tuəntu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