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煨

jìn wēi [ jin wei]
繁体 燼煨
注音 ㄐ一ㄣˋ ㄨㄟ

词语释义

烧成灰。

词语解释

  1. 烧成灰。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时则蜡炬光凝,炉香烬煨,侍人四布,兵器森罗。” 清 陈确 《盐州篇》:“吾邑盐官亲见闻,大第高门尽烬煨。”

引证解释

⒈ 烧成灰。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时则蜡炬光凝,炉香烬煨,侍人四布,兵器森罗。”
清陈确《盐州篇》:“吾邑盐官亲见闻,大第高门尽烬煨。”

烬煨的网络释义

烬煨

  • 烬煨是汉语词汇,读音jìnwēi,出自《甘泽谣·红线》。
  • 汉字详情

    jìn [jin]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NYU
    五行:
    仓颉: FSOY
    四角: 978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尽声。本义:物体燃烧后的剩余)

    (2) 同本义

    请收合余烬。——《左传·成公二年》

    烛烬夜有数升。——《北史·吕思礼传》

    (3) 又如:灰烬;余烬;烬灰(灰烬);烬骨(骨灰)

    (4) 残余、剩余或残迹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

    动词

    烧毁;化成灰烬 。如:烬燃(焚烧);烬灭(烧毁,灭绝);烬萌(火的余烬和草的萌芽。比喻祸根)

    英文翻译

    cinders, ashes, embers; remn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6

    宋本广韵

    wēi [wei]
    部首: 414
    笔画: 13
    五笔: OLGE
    五行:
    仓颉: FWMV
    四角: 968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畏声。本义:火盆中的火) 同本义

    煨,盆中火也。——《说文》

    热灰谓之煻煨。——《通俗文》

    一班大小徒弟,尽为煨尽之末。——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2) 又如:煨尘(灰烬;尘埃);煨烬(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动词

    (1) 用文火烧熟或加热 。如:煨茶;煨牛肉;煨热(用微火加热)

    (2) 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里慢慢烤熟 。如:煨栗子;煨芋;煨炙(烧烤);煨罐(供炖、烧用的陶制圆形容器)

    (3) 烘干 。如:煨干就湿,煨干避湿(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4) 焚烧 。如:煨炙(烧烤);煨燔(烧毁)

    (5)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用湿润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加热至外皮焦黄色为度;或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分 。如:煨木香

    英文翻译

    to stew, simm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i1
    ◎ 客家话:[梅县腔] voe.1 [海陆丰腔] woi1 [宝安腔] woi1 [陆丰腔] woi1 [东莞腔] wui5 [台湾四县腔] woi1 [客语拼音字汇] voi1 [客英字典] v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恢平聲合口一等quai/uoiʔ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