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印

tàng yìn [ tang yin]
繁体 燙印
注音 ㄊㄤˋ 一ㄣˋ

词语释义

烫印 tàng yìn

(1) 书籍封面用真金烫字

gilding;bronzing

(2) 用雕刻的浮凸版(如在封面)压金箔

gold blocking

词语解释

  1. 见“ 烫金 ”。

引证解释

⒈ 见“烫金”。

烫印的网络释义

烫印

  • 烫印,俗称"烫金",是指在精装书封壳的封一或封四及书背部分烫上色箔等材料的文字和图案,或用热压方法压印上各种凸凹的书名或花纹。
  • 烫印造句

    烫印设备在国内用得较广泛的是手摆式烫金机,主要烫印要求不是很高的包装产品。
    面对流言蜚语,勤兴工厂负责人并未出来解释,而是继续趁夜间下班时间,将厂房内的机器搬走,包括烫印机、切纸机、衣车等。
    另外,还给鉴定板件是否得当拔取冷烫印工艺。
    电化铝烫印的图文呈现出强烈的金属光泽,色彩鲜艳夺目、永不褪色。
    成功的烫印需要有正确的时间,温度及压力的配合,衣物的厚度和材料及烫画纸的种类都影响到烫印的效果。
    烫印设备选用烫画机或电熨斗等烫印。
    烫印面积较大的承印物,可连续烫印两次,可以避免发花、露底和烫印不上。
    这里一个房间堆放着铅笔烫印机、皮头冲压机、包装机,从生产到包装形成一条龙。
    用锌制成的凸版,常用于烫印小量印件。亦称线条锌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息定位电化铝用高速烫印背胶及制备方法。
    需外接“风泵”操作;专为需长期制作量大之厂房及工场所设计,适用于将小形“烫画”烫印。
    其自主研发的新型高端烫印机还可实现一次走纸多次烫印功能,既节约人力,又大大降低了废纸率,属国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适用于电化铝烫印到各种纸张上,又可模切压痕各种纸箱纸盒。
    烫头易调节,以便更精确的烫印。
    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烫印机,热转印机,印花机,机的厂家。
    因此,在光油层表面烫印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交加街一档经营烫印恤衫生意的小摊,竟然有四千图样供客人选择,摊主可即刻用烫印机为顾客将选中的图样印制在衣服上。
    需外接“风泵”操作;专为需长期制作量大之厂房及工场所设计,适用于将大形“烫画”烫印。
    将金属印版加热和加压于电化铝上将图案或文字转移到被烫印材料表面。常用之电化铝烫印颜面为金色及银色。
    本公司为雷高电子北京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经营热打印色带、热烫印墨轮、包装和食品机械为主的专业公司。

    汉字详情

    tàng [ta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INRO
    仓颉: EHF
    四角: 37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汤)

    (2) 以热水温物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儒林外史》

    (3) 又如:烫酒(用热水暖酒。也称暖酒)

    (4) 被火或高温灼痛或灼伤 。如:烫衣服;烫焦了;烫平;烫印

    (6) 烫发 。如:烫剪(一种烫发工具)

    英文翻译

    scald, heat; wash; iron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3

    宋本广韵

    yìn [yin]
    部首: 215
    笔画: 5
    五笔: QGBH
    五行:
    仓颉: HPSL
    四角: 7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方言集汇

    ◎ 粤语:jan3 ngan3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qjinh/innʔ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