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烦躁缠扰。
汉 王粲 《大暑赋》:“就清泉以自沃,犹淟涊而不凉,体烦茹以於悒,心愤闷而窘惶。”
引证解释
⒈ 谓烦躁缠扰。
引汉王粲《大暑赋》:“就清泉以自沃,犹淟涊而不凉,体烦茹以於悒,心愤闷而窘惶。”
烦茹的网络释义
烦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2) 烦躁,烦闷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4) 通“繁”。烦琐;繁多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5)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6) 厌烦,腻烦 。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7) 乱;纠缠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8)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动词
(1) 相烦;烦劳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烦交
(3) 搅扰;烦扰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4)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
(2) 同本义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
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孟子·尽心下》
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
柔则茹之。——《诗·大雅·庶民》
柔亦不茹。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庄子·人间世》
茹啖其草木荑实。——明· 刘基《苦斋记》
(3) 又如:茹荤饮酒(吃肉喝酒);茹毛(太古时人们连毛带血捕食禽兽);茹草(吃草);茹恨(饮恨,含恨);茹素(吃素食,不吃鱼肉等荤腥);茹菜(吃蔬菜);茹荤(本指吃葱韭等辛辣的蔬菜。后指吃鱼肉等);茹薇(采食野菜);茹斋(吃素食)
(4) 喂
茹,饭牛也。——《玉篇》
(5) 贪;恣
茹,贪也。——《广雅》
茹,恣也。——《广韵》
(6) 包含
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铭》
(7) 又如:茹内(容纳);茹古涵今(犹言博古通今)
(8) 引申为忍受 。如:含辛茹苦(受尽辛苦);茹恨(饮恨,含恨);茹荼(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
(9) 猜想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诗·邶风·柏舟》
(10) 包,围裹
十月初冻尚暖,未须茹瓮;…——《齐民要术》
(11) 杂揉
辰放氏作,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 宋· 罗泌《路史》
(12) 估计;猜度
(13) 塞
诸船人行船、茹船、写漏、安标宿止不如法,…笞五十。——《唐律疏议》
(14) 腐烂
以茹鱼去蝇。——《吕氏春秋·功名》
(15) 又如:茹鱼(腐败发臭的鱼)
〈名〉?
(1) 蔬菜的总称
白露之茹。——枚乘《七发》
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2) 植物的地下部分的真根、球根、块根或其他变茎 。 如: 拔茅连茹
形容词
柔软
茹,柔也。——《玉篇》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楚辞·离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梅县腔] j2 gu1 [陆丰腔] ji3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而污5 而污2 ,ru2 ru2(zû zú)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如 | 人諸 | 日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ɳĭo | njo/r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