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聩

fán kuì [ fan kui]
繁体 煩聵
注音 ㄈㄢˊ ㄎㄨㄟˋ

词语释义

1.苦痛昏沉。

词语解释

  1. 苦痛昏沉。

    清 方苞 《亡妻蔡氏哀辞》:“壬午夏,吾母肝疾骤剧,正昼烦聵不可过。”

引证解释

⒈ 苦痛昏沉。

清方苞《亡妻蔡氏哀辞》:“壬午夏,吾母肝疾骤剧,正昼烦聵不可过。”

烦聩的网络释义

烦聩

  • 苦痛昏沉
  • 清 方苞 《亡妻蔡氏哀辞》:“壬午夏,吾母肝疾骤剧,正昼烦聩不可过。”晋 挚虞 《文章流别论》:“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 唐 前期﹞有些士人博见强记,使用事类表现惊人的丰富。”
  • 汉字详情

    fán [fan]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DMY
    五行:
    仓颉: FMBO
    四角: 918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2) 烦躁,烦闷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4) 通“繁”。烦琐;繁多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5)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6) 厌烦,腻烦 。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7) 乱;纠缠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8)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动词

    (1) 相烦;烦劳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烦交

    (3) 搅扰;烦扰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4)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

    英文翻译

    bother, vex, trouble; troublesom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宋本广韵

    kuì [kui]
    部首: 605
    笔画: 15
    五笔: BKHM
    五行:
    仓颉: SJLMO
    四角: 15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说文》

    蕲州庞君 安常善医则聩。——《东坡志林》

    聋聩不可使听。——《国语·晋语四》

    (2) 又如:聩眊(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形容词

    (1) 昏聩,不明事理

    近愚则聩。——皮日休《耳箴》

    开聋启聩。——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聩聩(胡涂无知,不明事理)

    英文翻译

    deaf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