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拿

fán ná [ fan na]
注音 ㄈㄢˊ ㄋㄚˊ

词语释义

亦作'烦拿'。 牵缠;纷乱。

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烦拿"。 2.牵缠;纷乱。

汉字详情

fán [fan]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DMY
五行:
仓颉: FMBO
四角: 918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2) 烦躁,烦闷

烦,热头痛也。——《说文》

烦则喘喝。——《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唐· 杜甫《兵车行》

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心烦(心里烦躁);烦积(烦闷积郁);烦困(烦躁疲劳);烦怨(烦恼怨恨)

(4) 通“繁”。烦琐;繁多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

法省则不烦。——《淮南子·主术》。注:“多也。”

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

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注:“众也。”

以奉使称臣,频烦至吴。——《三国志·费伟传》

话休絮烦。——《水浒传》

(5) 又如:烦务(繁杂的事务);烦细(繁杂琐碎);烦富(繁多;庞杂);烦几(繁杂的政事);烦鄙(繁杂卑俗);要言不烦

(6) 厌烦,腻烦 。如:耐烦(不急躁,不厌其烦);烦倦(厌烦困倦);烦厌(厌烦)

(7) 乱;纠缠

拨烦理乱,兼肃文教。——《晋书·刘颂传》

(8) 又如:烦委(杂乱堆积);烦悖(牵缠;纷乱);烦悖(纷乱谬误);烦舌(纷繁杂乱;心情烦闷,思绪混乱)

动词

(1) 相烦;烦劳

烦,劳也;扰也。——《广雅》

卫者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数则烦,烦则不敬。——《礼记·祭义》

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史记·滑稽列传》

(2) 又如:烦交

(3) 搅扰;烦扰

水烦则鱼鼈不大。——《史记·乐书》

农时惮烦民。——王安石《杂咏》

以物烦其性命乎。——《淮南子·俶真》

(4) 又如:烦散(烦扰散乱);烦累(烦扰;劳累);烦搅(烦扰;搅扰)

英文翻译

bother, vex, trouble; troublesom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宋本广韵

[na]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WGKR
吉凶:
仓颉: ORQ
四角: 80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2) 同本义

手里拿串拍板。——《水浒传》

(3) 又如: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4) 捉拿

差人拿不将他来;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谁肯拿他?——《醒世姻缘传》

(5) 又如:缉拿(搜查捉拿);拿不将(拿不了);拿究(捉拿查究);拿捕(捉拿;逮捕);拿访(捉拿查访);拿送(逮捕解送);拿解(逮捕解送)

(6) 矜持;摆 。如:拿一手(摆架子;要挟);拿三撇四(装模作样);拿身分(犹言摆架子);拿腔(拿乔。装腔作势);拿捻(故作姿态)

(7) 刁难

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红楼梦》

(8) 如:拿把;拿捏

(9) 把握 。如:拿准(十分有把握);拿稳(有把握;沉着)

(10) 攻克;俘获 。如:拿下敌人的碉堡

(11) 用手把一件东西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如:拿回家

(12) 用…手段表现或运用权力 。如:拿钱垫人(以钱压人);拿权

(13) 提起;举起;抬;吊 。如: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就走了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方法等。相当于“用” 。如:拿事实说话

(2) 引进所处置的对象,相当于“把” 。如:别拿他当小孩

(3) 和“来说”、“来讲”连用,举出要说明的事物或情况 。如:拿我们来说,缺勤是极少的 注:“纷挐”的“挐”不作“拿”

英文翻译

take, hold, grasp; bring;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naa4
◎ 客家话:[梅县腔] na1 [沙头角腔] la1 [客英字典] na1 [宝安腔] la1 [东莞腔] la1 [台湾四县腔] na1 [客语拼音字汇] na1 na2 [陆丰腔] na1 [海陆丰腔] n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女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ɳanra/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