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

wū lóng chá [ wu long cha]
繁体 乌龙茶

词语释义

乌龙茶 wūlóngchá

(1) 茶叶的一大类,只有边缘发酵,沏出的茶带黑色

oolong dark tea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成品茶的一种。叶较粗大,呈黑褐色,为半发酵茶,有分解脂肪作用,可消食。产于我国 福建 及 广东 汕头 等地,行销于海内外,颇负盛名。

烏龍茶的国语词典

主要产于大陆地区广东、福建及台湾地区的半发酵茶。是台湾最早制造销售的茶叶,发酵程度达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因萎凋、搅拌程度较高,外观呈自然弯曲状,茶色呈琥珀色,在欧美亦颇受欢迎。

烏龍茶的网络释义

乌龙茶 (茶叶品种)

  • 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 烏龍茶的翻译

    英语: oolongtea
    德语: Oolong-Tee(S,Ess)
    法语: théoolong

    汉字详情

    [wu]
    部首: 403
    笔画: 10
    五笔: WNGO
    仓颉: HRYF
    四角: 27327

    英文翻译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客家话:[陆丰腔] wu1 [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1 [宝安腔] wu1 [海陆丰腔] wu1 [客语拼音字汇] vu1 [沙头角腔] wu1 [东莞腔] wu1 [客英字典] vu1
    ◎ 潮州话:ou1 , 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哀都平聲開口一等ʔuqo/u
    部首: 1601
    笔画: 16
    五笔: UEGD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chá [cha]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WSU
    五行: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OD
    四角: 44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动词

    饮茶;喝水 。如:茶话(饮茶谈话)

    英文翻译

    tea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