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句

liàn jù [ lian ju]
繁体 煉句
注音 ㄌ一ㄢˋ ㄐㄨˋ

词语释义

炼句 liànjù

(1) 用心推敲,使词句简洁优美

try to find the best turn of phrase;polish and repolish a sentence

词语解释

  1. 推敲词句,使之精炼。

    宋 陆游 《登北榭》诗:“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

  2. 鍊句:推敲词句,使之精炼。

    唐 杜荀鹤 《闲居书事》诗:“鬢白祇应秋练句,眼昏多为夜抄书。”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穀人 辈工於鍊字耳, 迦陵 则精於鍊句。”

引证解释

⒈ 推敲词句,使之精炼。

宋陆游《登北榭》诗:“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

⒉ 鍊句:推敲词句,使之精炼。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诗:“鬢白祇应秋练句,眼昏多为夜抄书。”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穀人辈工於鍊字耳, 迦陵则精於鍊句。”

炼句的国语词典

修炼诗文的词句,使更为精炼、优美。

炼句的网络释义

炼句

  • "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这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
  • 炼句造句

    修改语言一般放在最后完成,古人所谓先炼意,再炼句。
    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所写,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但左良玉都不满意。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修辞不外乎是炼词炼句和运用辞格,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
    诗是语言的艺术,一首好诗的诞生,应当经过炼字、炼句、炼意的过程。
    由此可见贾岛作诗锻字炼句的刻苦严谨,一丝不苟。
    “好的诗歌语言并非一定是靠锻词炼句来达到一字千钧的效果,而是在于寻找到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
    江西派诗人在炼字、炼句、讲对仗、谈声律以外,便隐隐地具有孤芳自赏,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意味。
    林公子选韵采用了十三辙里的韵脚,转韵自然,锤字炼句匠心独运。
    维吾尔谚语的语义结构灵活、独特,用词炼句巧妙、精当,审美情趣和修辞逻辑独具特色。
    同时要加强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阅读时遇到长句、难句,要训练自己提炼句子主干的能力。

    汉字详情

    liàn [lian]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AN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KVC
    四角: 958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柬声。本义:提炼)

    (2) 同本义。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

    炼,铄冶金也。——《说文》。王筠曰:“煉鍊同字。”

    鍊药瞩虚幌。——江淹《杂体诗·王征君》

    公宫令舍之堂,皆以炼铜为柱质。——《韩非子·十过》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3) 又如:提炼(用理化方法从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提取);精炼(提炼精华,除去杂质);炼石(烧炼丹石);炼金(炼丹);炼汞(道家烧炼金石药物,以制成丹药)

    (4) 修炼;锻炼;造就

    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抱朴子·金丹》

    (5) 又如:炼丹(以气功修炼人体精、气、神,谓之内丹);炼性(道教谓之修炼心性);炼养(修炼养生)

    (6) 比喻下苦功以求其精 。如:炼贫(精于耍贫嘴)

    英文翻译

    smelt, refine; distill, cond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6

    宋本广韵

    部首: 202
    笔画: 5
    五笔: QKD

    英文翻译

    sen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