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决胜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点球大战是指足球比赛中,在比赛必须决出胜负的前提下(例如世界杯的16强淘汰赛),双方在经过上下半场共计90分钟外加全场30分钟的加时赛的激战后,仍未决出胜负的情况下,采取的以互射点球决定胜负的残酷方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占声。本义:斑点)
(2) 细小的黑色斑痕
点,黑也。——《说文》。按,小黑曰点。
(3) 又如:墨点儿;斑点;污点;点缺(瑕疵,缺点);点漆(形容极黑)
(4) 小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
(5) 又如:雨点;掉点儿(落下稀疏的雨点);点叶(叶上的斑点);点璧(白璧的斑点)
(6) 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又指旧时读书标明句逗及品评文章所用“、”号及其动作。如:点撇(文字的点和撇)
(7) 数学名词。数学上表示小数的符号叫小数点,省称为“点”。
(8) 几何系统,尤指欧几里得的几何系统中未下明确定义的成分之一 。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9) 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五更三点索金车,尽放宫人出看花。——唐· 王建《宫词一百首》
(10) 点钟,时间单位,等于时钟每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如:上午九点
(11) 糕饼类小食 。如:早点;名点;茶点
(12) 方面 。如:特点;重点;从这点上去看
(13) 节奏;节拍 。如:点拍(音乐的节拍)
(14) 一种特制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官署、邸宅以打点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红楼梦》
(15) 运销各式各样产品、供应和设备的零售店,最初是为人口稀少地区服务的 。如:据说龚文保在白湘寺办点
(16) 一定的处所或程度的标点 。如:据点;沸点
(17) 规定的时间 如:船误点;火车准点到达
动词
(1) 引申为玷污
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汉书·司马迁传》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怨世》
(2) 又如:点污(玷污,特指奸污);点染(玷污)
(3) 用笔加点。多用以描绘物象,审识章句,或表示删除的意思
灭谓之点。——《尔雅·释器》。注:“以笔灭字为点。”
(4) 又如:点化(用笔描绘景物;把前人诗句加以改头换面);点定(改正文字或句读);点窜(改动字句);点书(圈点书籍);点额(化妆;梳妆)
(5) 指定,选派
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如:点行(按照名册顺序抽丁入伍);点差(点派差遣);点菜;点将
(7) 旧时对官吏的选派、委放 。如:点差(指派差遣)
(8) 指点,提说 。如:点拨;点点搐搐(指指点点);点手(招手;指点);点头知尾(一点即通。形容十分聪明)
(9) 暗示 。如:一点他就明白了;点眼(有意用某种行动引人注意)
(10) 查对,检核 。如:清点;盘点;点视(检查,查看);点勘(检核);点验(逐一检查审验);点集(按名册征集);点阅(点名查阅)
(11) 引燃,燃 。如:点爆竹;点香烛;点渔灯
(12) 评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 又如:点文(评点文章);点抹(评点)
(14) 冲,泡 。如:点汤(用沸水冲药末,以制药汤;宋时习俗。客到设茶,客去送汤);点茶(用沸水泡茶的方法;泡茶)
(15) 中,着 。如:点鼓(击鼓)
(16) 短暂接触
猴首之足,亦仅点半趾,跃陟甚难。——《徐霞客游记》
(17) 选,选拔 。如:点戏(挑选、指定戏目);点简(喻挑选玩弄对象);点穴(迷信者看墓地风水,寻求龙脉结穴之处。以为葬在此处可福及子孙);点绣女(挑选宫女)
(18) 向下微动 。如:蜻蜓点水;点头会意(形容善于察颜观色);点首吐舌(形容惊讶赞叹)
(19) 掉下,漏出,外溢或挤出成滴状的液体 。如:点眼药;点试(滴点眼药水试试);
(20) 装饰 。如:点景(装饰盆景);点缀;点衬(装点)
量词
(1) 有些但不确定的量、数、范围或程度 。如:给我点纸;读点鲁迅的书
(2) 表示少量。点儿化
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多做一点儿工作;上点儿水
(4) 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多用于否定式 。如:这本书我一点儿还没看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
(2) 同本义
球,玉磬也。——《说文》。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
球琳琅珰。——《书·禹贡》。郑注:“美玉也。”
天球。——《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
(3) 如:球琳(球与琳,都是美玉名);球玉(美玉);球琲(玉串);球府(玉府。古代皇室藏宝之府库);球琳器(比喻贤才);球璧(泛指珍宝);球玉(玉磬);球音(玉磬的声音);球琳(玉磬)
(4) 同“毬”。鞠, 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具。今泛指某些圆球形的体育用品 。如:篮球;足球;乒乓球。亦指球类运动
(5) 以半圆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的立体 。如:球体
(6) 泛指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物体 。如:眼球;气球;棉球;球球(兽角弯曲貌)
(7) 指星球 。如:月球;地球;球籍(指生存地球上的资格)
(8) 通“捄”。法
受大球小球,为下国缀旒。——《诗·商颂·长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东莞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水,夬( )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2) 同本义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史记·河渠书》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决,行流也。——《说文》 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说文通训定声》 予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决之东方而东流。——《孟子》 治水有决河深川。——《汉书·沟洫志》 决水而灌之。——《韩非子·初见秦》 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史记·秦始皇纪赞》 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决渎于殷周之世。 买庸而决窦。 (3) 又如:决江(掘开江边堤岸放水);决汩(疏通,疏导。开凿水流,使能通畅);决子军(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决泄(除去壅塞,排除积水) (4) 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则决雎澨。——《左传·成公十五年》 孝文时, 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河水决 濮阳,泛十六郡。——《汉书·武帝纪》 贲星坠而勃海决。——《淮南子·天文》。注:“溢也。” 黄河西来决仑。—— 李白《公无渡河》 (5) 又如:决水(河水决口);决溢,决泆(河堤溃破、水流泛滥);决溃(堤防被水冲破) (6) 断裂,折断 决指而身死。——《淮南子·说山》。注:“伤也。” 濡肉齿决。——《礼记·曲礼》。注:“犹断也。” (7) 又如:决眥(眼眶裂开;张眼瞪视);决羽(折断羽翼);决坼(裂开,张开);决浮云(截断浮云,形容剑的威力) (8) 离别,同“诀” 与我决于传舍中。——《史记·外戚世家》。索隐:“别也。” 与武决去。——《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侯生决。——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决去(辞别离去);决别(诀别);决舍(弃舍,离弃) (10) 决断,决定 是天下之大决也。——《荀子·仲尼》。注:“谓决断之大也。” 孔子不能决也。——《列子·汤问》 吾计已决矣。——汉· 刘向《列女传》 吾计决矣。——《资治通鉴》 决人死生。——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决平(公平决断讼狱);决正(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12) 判决 审决狱。——《淮南子·时则》 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一二人立决。 中有立决者。 法应立决。 (13) 又如:决狱(审理判决案件);决囚(判决死刑);决杖(处以杖刑);决配(判处流放);决滞(判决积压的案件);决宪(作出惩处的决定;定罪);决知(审知辨识);决理(审理判决) (14) 处死犯人 每岁大决。——方苞《狱中杂记》 (15) 又如:决不待时(处决重刑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以执行死刑);决囚(执行死刑);决刑(执行死刑);决期(处决死囚的日期) (16) 较量,分胜负 办之者诚决。——《资治通鉴》 与孟德决之。 (17) 又如:决胜;决斗 (18) 毁坏,破坏 。如:决张(劈开帐幕);决撒(败露;坏事) (19) 选,挑,同“抉” 。如:决剔(挑剔);决善(即择善而从);决机(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 (20) 责打 。如:决放(杖责后释放);决尸(鞭打尸体);决杀(打杀);决责(杖责);决罚(杖责的刑罚) (21) 溃破 。如:决疣溃痈(脓疮溃破);决溃(溃烂流脓) (22) 竭,尽 。如:决力(竭力);决命(拼死尽力);决竭(干涸) 副词 (1) 一定,必定 决负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敢也决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事有决无可疑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决非天运。 (2) 又如:决然(一定) (3) 无论如何 。如:我决不会妨碍他 英文翻译decide, determine, judge
方言集汇◎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宝安腔] g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giet7 ◎ 潮州话:guag4 (kuak) 「潮州」guêg4 (kuek 旧时:kuet)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详细解释shèng动词 (1) (形声。从力,朕( )声。本义:胜任,禁得起)(2) 同本义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4) 战胜,打败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宋· 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 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6) 胜过;超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 欧洲。——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8)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9) 克制;制服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10)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11) 通“升”。上升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名词 (1) 特指名胜古迹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胜迹 (3) 通“升”。容积单位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4) 古代妇女首饰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5) 又如:蓬发戴胜 (6) 姓 形容词 (1) 胜利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3) 非常美好;美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 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4)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副词 尽;完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shēng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victory; excel, be better than
方言集汇◎ 粤语:saang1 sing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方言集汇◎ 粤语:f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