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咬

chǎo yǎo [ chao yao]
注音 ㄔㄠˇ 一ㄠˇ

词语释义

1.叫嚷。

词语解释

  1. 叫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綵段,作乐催粧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

引证解释

⒈ 叫嚷。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綵段,作乐催粧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

炒咬的国语词典

大声呼叫。

炒咬的网络释义

炒咬

  • 炒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ǎo yǎo,解释是叫嚷。
  • 汉字详情

    chǎo [chao]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ITT
    五行:
    仓颉: FFH
    四角: 998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少声。本义:煎炒,火干)

    (2) 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锅里加热翻动使熟或使干,一般先要放少量的食油 。如:炒肉丝;炒花生

    (3)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翻动至一定要求 。炒时不加辅料叫清炒;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4) 吵闹。通“吵” 。如:炒炒(吵吵,许多人乱说话);炒刺(吵闹)

    英文翻译

    fry, saute, roast, boil, cook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au3 [宝安腔] cau3 [海陆丰腔] cau3 [梅县腔] cau3 [台湾四县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陆丰腔] cau3 [东莞腔] cau3 [客英字典] cau3
    ◎ 潮州话:c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初爪上聲開口二等chraux/chavʧʰau
    yǎo [yao]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UQY
    五行:
    仓颉: RYCK
    四角: 600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 同本义

    易子而咬。——《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咬姜呷醋(节约饮食用度);咬牙关(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咬钉嚼铁(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4) 吐字发音 。如:咬舌子(说话吐字含混不清的人);咬耳朵(附耳密语);咬字不准;咬吐(咬字吐音,发音);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咬嚼吞吐(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5) 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 。如:乱咬好人;反咬一口

    (6) 螺丝等互相卡住 。如:这个旧螺母咬不住扣儿

    英文翻译

    bite, gnaw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u1 [海陆丰腔] ngau1 gau1 [梅县腔] gau1 ngau1 [陆丰腔] ngau1 [客英字典] ngau1 [宝安腔] ngau1 [客语拼音字汇] ngau1 [台湾四县腔] ngau1 gau1 [东莞腔] n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