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沙成饭

chuī shā chéng fàn [ chui sha cheng fan]
繁体 炊沙成飯
注音 ㄔㄨㄟ ㄕㄚ ㄔㄥˊ ㄈ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

炊沙成饭的国语词典

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宋.朱熹《朱子全书.卷七.大学.圣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也作「炊沙作饭」、「炊砂作饭」。

炊沙成饭的网络释义

炊沙成饭

  • 炊沙成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uī shā chéng fàn,意思是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 汉字详情

    chuī [chui]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NO
    四角: 978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2) 同本义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

    一人炊之。——《汉书·枚乘传》

    先炊之属。——《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3) 又如:炊米(煮饭);炊人(厨子);炊妇(煮饭的妇人);吹家子(古代军中掌管炊事的人);吹沙成饭(比喻徒劳无功)

    (4) 烧火 。如:炊桂(柴薪少而难得,价值昂贵如桂。比喻生活环境艰难,日用品得之不易);炊骨(烧人骨)

    英文翻译

    cook; meal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 客家话:[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hoi1 chui1 [陆丰腔] choi1 [东莞腔] cui1 [海陆丰腔] choi1 chui1 [梅县腔] chui1 choi1 [台湾四县腔] coi1 cui1 [客语拼音字汇] coi1 c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垂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chjye/tcvetɕʰĭwe
    shā,shà [sha]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FH
    四角: 39120

    详细解释

    shā

    名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形容词

    (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方〉∶雌性的 。如:沙牛

    (6) 另见 shà

    shà

    动词

    (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英文翻译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 客家话:[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海陆丰腔] sa1 [东莞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沙头角腔] sa1
    ◎ 潮州话:sua1 sa1 (sua s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uɑsra/sha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
    fàn [fan]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RC
    五行:
    仓颉: NVHE
    四角: 22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2)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4)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 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5)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6)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共饭玉。——《周礼·典瑞》。注:“碎玉以杂米也。”

    (7) 又如:饭玉(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饭腥(把生米填入死人口中);饭米(填入死者口中的米)

    名词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英文翻译

    cooked rice; food, meal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