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鞴

lú bèi [ lu bei]
注音 ㄌㄨˊ ㄅㄟˋ

词语释义

亦作'炉韛'。 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词语解释

  1. 亦作“ 炉韛 ”。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宋 苏轼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轩裳大炉韛,陶冶一世人。” 元 吴莱 《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乐工冶卒且深猒其炉鞴鼓铸之劳。”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冲盪又非能自主,有大化之炉鞴鼓之。” 清 赵翼 《石女歌》:“化工炉鞴谁能识,一样胚胎摶活脱。”

  2. 鑪鞴:1.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唐 施肩吾 《早春游曲江》诗:“ 羲和 若拟动鑪鞴,先铸 曲江 千树红。” 宋 叶适 《送胡衍道》诗:“众金鑪鞴合,一匠杗桷分。” 清 冯桂芬 《忆樊居制艺序》:“气以举之,神以行之,鑪鞴以鍊之,笙鏞以韵之。”

  3. 谓冶炼;铸造。

    明 唐顺之 《古镜歌》:“埋没土中几何年,大块为工再鑪鞴。” 清 冯桂芬 《吴县学礼器记》:“百材既集,聚众工於一室而课之。斵者、削者、鑪鞴者、绘画者、刮摩摶埴者,左右指挥,按图求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炉韛”。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宋苏轼《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轩裳大炉韛,陶冶一世人。”
元吴莱《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乐工冶卒且深猒其炉鞴鼓铸之劳。”
清谭嗣同《仁学》十:“冲盪又非能自主,有大化之炉鞴鼓之。”
清赵翼《石女歌》:“化工炉鞴谁能识,一样胚胎摶活脱。”
鑪鞴:1.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唐施肩吾《早春游曲江》诗:“羲和若拟动鑪鞴,先铸曲江千树红。”
宋叶适《送胡衍道》诗:“众金鑪鞴合,一匠杗桷分。”
清冯桂芬《忆樊居制艺序》:“气以举之,神以行之,鑪鞴以鍊之,笙鏞以韵之。”

⒉ 谓冶炼;铸造。

明唐顺之《古镜歌》:“埋没土中几何年,大块为工再鑪鞴。”
清冯桂芬《吴县学礼器记》:“百材既集,聚众工於一室而课之。斵者、削者、鑪鞴者、绘画者、刮摩摶埴者,左右指挥,按图求合。”

炉鞴的网络释义

炉鞴

  • lú bèiㄌㄨˊ ㄅㄟˋ
  • 炉鞴
  • 亦作“ 炉韛 ”。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宋 苏轼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轩裳大炉韛,陶冶一世人。” 元 吴莱 《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乐工冶卒且深猒其炉鞴鼓铸之劳。”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冲汤又非能自主,有大化之炉鞴鼓之。” 清 赵翼 《石女歌》:“化工炉鞴谁能识,一样胚胎抟活脱。”
  • 汉字详情

    [lu]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YNT
    五行:
    吉凶:
    仓颉: FHS
    四角: 938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

    鑪,金鑪也。——《说文》

    炉,火所居也。——《声类》

    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

    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

    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

    (3) 又

    炉上有壶。

    (4) 又

    为炉,为壶。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

    (7) 香炉、熏炉 。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

    量词

    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如:一炉钢

    英文翻译

    fireplace, stove, oven, furnace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

    bèi [bei]
    部首: 901
    笔画: 19
    五笔: AFAE
    五行:
    仓颉: TJTHB
    四角: 44527

    详细解释

    名词

    车絥,覆盖在车轼上的一种饰物

    絥,《说文》:“车絥也”。鞴,絥同。——《广韵》

    动词

    (1) 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装备车马

    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上曲》

    (2) 又如:鞴马(备驾,装备坐骑);鞴勒(备马)

    英文翻译

    saddle up horse; drive horse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平祕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biih/byhb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