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沉沉

huī chén chén [hui chen chen]
注音 ㄏㄨㄟ ㄔㄣˊ ㄔㄣˊ

词语释义

 形容灰暗。多指天色。

灰沉沉的网络释义

灰沉沉

  • 灰沉沉是一个词语,形容灰暗。也形容人不高兴时的心情
  • 灰沉沉造句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落尽了叶的杨树、榆树、槐树,向灰沉沉的苍穹伸张着炭条似的枝杈。
    我睁开眼睛一看外面,月朗星稀的,天色灰沉沉的,在联想到马上我要去对付僵尸,怎么想怎么诡异。
    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下着一些淅淅沥沥的小雨,两旁的银杏树簌簌落了一满地,叶面上沾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儿,它在为我悲哀,哭泣吗?头顶上是灰沉沉的天,它在为我感到难过吗?我思索着。
    另日下午,天下细雨,张家府如往常一样,只是那天变得灰沉沉,万物生灵也没那么活跃。
    泰山峻岭笼罩在一片灰沉沉的云雾之中,被太阳遗弃的群山,像一个个满腹委屈的巨人,阴森森地耸立在云端。
    尖厉的汽笛声撕破了灰沉沉的长空,列车犹如绿色的游龙,呼啸着飞驰南下。小姑娘的脸像一个红苹果。
    大自然的眉头是紧闭的;天空是雾蒙蒙、灰沉沉的;如死人的双眼通常暗淡无光;地平线缩做一团,由于这广袤友爱的国际从来没有给它一个招待的浅笑。

    汉字详情

    huī [hui]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DOU
    五行:
    仓颉: KF
    四角: 4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和灰

    形容词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动词

    (1) 烧毁;燃烧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英文翻译

    ashes; dust; lime,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oi1 [梅县腔] foe.1 [陆丰腔] foi1 [东莞腔] foi1 [宝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湾四县腔] foi1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海陆丰腔] f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恢平聲合口一等huai/xuoixuɒi
    chén [che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P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BHN
    四角: 3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冘( 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 同本义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石沉大海;沉溺(沉没水中)

    (4) 埋没 。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5) 投水 。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6)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7) 沉迷,沉溺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 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8) 又如:沉饮(沉迷于饮酒);沉酣(沉酒而酣适);沉乱(沉迷昏乱)

    (9) 隐伏;隐没 。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10) 降落、坠落 。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11) 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12) 忍住,压制 。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名词

    (1) 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2) 古水名 。

    (3) 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4) 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5) 指沉香 。如:沉速(檀香。因檀木质重速沉,故称);沉速香饼儿(用檀香作主要原料的一种盘香)

    形容词

    (1) 深 。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2) 深沉 。如:沉厚 (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3) 份量重,重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 又如:一头沉;沉枷(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又指沉重,心思重重的。如:沉困 (沉重,困乏);沉纡(沉重迟缓);沉迟(沉重迟缓);沉悴(忧伤;衰颓;疲萎)

    (5) 病情严重的 。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6) 沉着 。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7) 稳重 。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8) 低沉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9) 如:沉冥(低沉冥寂);沉细(低沉细微);沉声(声调低沉)

    (10) 沉静 。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1) 沉闷 。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2) 长久 。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副词

    (1) 程度深 。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 极,十分 。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英文翻译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zam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m3 [梅县腔] chim2 [沙头角腔] cin2 cim2 [东莞腔] cim2 [宝安腔] cim2 [客英字典] chim2 [台湾四县腔] tsiim2 dem5 [海陆丰腔] chim2 de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深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ɖʰĭĕmdrim/dym
    chén [che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P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BHN
    四角: 3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冘( 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 同本义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石沉大海;沉溺(沉没水中)

    (4) 埋没 。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5) 投水 。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6)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7) 沉迷,沉溺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 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8) 又如:沉饮(沉迷于饮酒);沉酣(沉酒而酣适);沉乱(沉迷昏乱)

    (9) 隐伏;隐没 。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10) 降落、坠落 。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11) 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12) 忍住,压制 。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名词

    (1) 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2) 古水名 。

    (3) 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4) 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5) 指沉香 。如:沉速(檀香。因檀木质重速沉,故称);沉速香饼儿(用檀香作主要原料的一种盘香)

    形容词

    (1) 深 。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2) 深沉 。如:沉厚 (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3) 份量重,重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 又如:一头沉;沉枷(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又指沉重,心思重重的。如:沉困 (沉重,困乏);沉纡(沉重迟缓);沉迟(沉重迟缓);沉悴(忧伤;衰颓;疲萎)

    (5) 病情严重的 。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6) 沉着 。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7) 稳重 。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8) 低沉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9) 如:沉冥(低沉冥寂);沉细(低沉细微);沉声(声调低沉)

    (10) 沉静 。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1) 沉闷 。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2) 长久 。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副词

    (1) 程度深 。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 极,十分 。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英文翻译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zam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m3 [梅县腔] chim2 [沙头角腔] cin2 cim2 [东莞腔] cim2 [宝安腔] cim2 [客英字典] chim2 [台湾四县腔] tsiim2 dem5 [海陆丰腔] chim2 de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深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ɖʰĭĕmdrim/d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