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

huǒ yào wèi [ huo yao wei]
繁体 火藥味
注音 ㄏㄨㄛˇ 一ㄠˋ ㄨㄟ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火药味 huǒyàowèi

(1) 战场上有浓烈的硝烟气味,现在常用来比喻激烈的冲突与激烈的斗争

这一来,会场上的火药味就不像以前那么浓了
the smell of gunpowder

词语解释

  1. 火药爆炸的气味。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炮火的硝烟弥漫着大海,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郭小川 《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

  2. 比喻矛盾冲突前的紧张气氛。如:他的话充满火药味。

引证解释

⒈ 火药爆炸的气味。

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炮火的硝烟弥漫着大海,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郭小川《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

⒉ 比喻矛盾冲突前的紧张气氛。

如:他的话充满火药味。

火药味的网络释义

火药味

  • 火药味是汉语词汇,读音huǒ yào wèi,比喻强烈的敌意或激烈的冲突气氛。
  • 火药味造句

    除夕夜,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香喷喷的年糕,打铁飞溅的钢花,家家户户的炭火盆,偶然一声钝响的爆竹,抑或空气中飞来丝丝的火药味,交织成故乡过年的画面。
    不多说了,有火药味,呵呵,是吗?从来就不无端惹事生非,也不希望有人这样!
    黑蟒受了突然袭击,心中方寸已乱,又被呛鼻的火药味熏得睁不开眼,又气又恼,狂吼起来。
    此前,携程网对手龙的大股东刚刚宣布独立入华发展商旅业务,中国商旅市场一时火药味十足。
    赛季的表现越来越完美,丰田中心总是座无虚席,今天火箭跟勇士的比赛在赛前充满了各种火药味,范甘迪要让王云证明自己,老尼尔森则将王云说的一钱不值。
    尽管有媒体炒作中印关系,我始终坚信中国和印度是合作伙伴而非对手,更不是如某些人所称的带有火药味的竞争对手。
    这段对话是挑起刘俐俐、张绍刚唇舌之争的导火线,此后两人交谈的火药味渐浓,场面几近失控。
    在首期节目中,中韩两队并没有进行正式比赛,但两国明星、设计师的第一次见面就已经充满火药味,金钟国被吐槽为“时尚冷冻者”遭全场嫌弃。
    她毫不隐讳地表示想得到他的工作,以至于他们之间说话都带着火药味。
    他说起话来,像炮筒子一样冲,全是火药味儿。
    高乐天更是有口难言,每天都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一见到红颜和王玲玲就绕道走,满屋子地火药味一点即燃。
    历经几年磨练,如今的李旦希说话慢条斯里,让人察觉不出火药味。
    今天空气中火药味很浓,敌人火力密集,同志们要用糖衣炮弹迎头痛击,用压缩饼干坚守阵地。如阵地失守,请发报呼救,接头暗号:向我开炮。建军节快乐!
    他是个刺头,我每次遇到他,他都火药味十足。
    近日因李纯恩的“乐坛已死”言论批评本地填词人水平差,立刻惹起填词人黄伟文极度不满,两人在网上隔空对质,火药味很浓。
    一名男子把袋子里的十来盒伊利优酸乳牛奶往桌上一摔,浓浓火药味弥漫开。
    女唱作人铃凯和陈蕾从艰难的选择中收获创作灵感,引得黄舒骏、丁薇两位观察员金句频出,现场火药味十足。
    还没去就已经闻到浓浓的火药味,想必到时候直来直往的金星又要在现场手撕女嘉宾了吧。
    他在一篇火药味很浓的文章中攻击选拔委员会。

    汉字详情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
    yào [y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XQY
    五行:
    吉凶:
    仓颉: TVMI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2) 同本义

    药,治病草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勿药有喜。——《易·无妄》

    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

    (3) 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饵(药物)

    (4) 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如:药水龙(化学灭火器);药骰(在骰子中封入水银或铅,庄家可以任意操纵得到的点数,以欺骗押赌者)

    (6) 特指火药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宋应星《天工开物》

    (7) 芍药的简称 。如:药蔓(芍药花的蔓藤);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8) 泛指能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 。如:药石之言(金玉良言;劝人改过的话);药言(良药苦口之言)

    (9) 姓

    动词

    (1) 用药治疗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诗·大雅·板》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孔子家语·正论》

    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

    (2) 又如:药师(药工、医师之古称);药捻(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膳(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

    (3) 使中毒或毒杀 。如:药老鼠;药死(毒死)

    英文翻译

    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 plant; medicin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1 joek6
    ◎ 潮州话:腰8 央8 ,iêh8/ioh8(iêh) iag8(iâk)

    宋本广韵

    wèi [we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FI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JD
    四角: 650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如:茉莉花的香味

    动词

    (1) 辨别滋味;品尝 。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如:味览(用心细览)

    量词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mi5 [宝安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3 mi5 [东莞腔] mui5 [客语拼音字汇] mi4 mui4 [海陆丰腔] mui6 [沙头角腔] mui5 [台湾四县腔] mui5 [陆丰腔] mui6
    ◎ 潮州话:bh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h/mv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