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烫

huǒ tàng [ huo tang]
繁体 火燙
注音 ㄏㄨㄛˇ ㄊㄤˋ

词语释义

火烫 huǒtàng

(1) 非常热;滚烫

scalding;burning hot

(2) 用火剪烫发

have one's hair perme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calding;burning hot]∶非常热;滚烫 [have one's hair permed]∶用火剪烫发 火烫【读音】 huǒ tàng【意思】 ①形:状态词。非常热;滚烫:他正在发烧,脸上~。②动:用烧热的火剪烫发。

火烫的国语词典

滚烫。

如:「切勿让幼童接近火烫的水。」

火烫的网络释义

火烫

  • 火烫【读音】 huǒ tàng
  • 【意思】 ①形:状态词。非常热;滚烫:他正在发烧,脸上~。
  • ②动:用烧热的火剪烫发。
  • 火烫造句

    如果通风不当,它们的镇流器电路会火烫到失效。
    强烈的阳光将地面烤得火烫。
    做饭时应该注意安全,避免被炉火烫伤。
    火烫伤了皮肤,会随着时间痊愈;出话伤人,将永远留下疤痕。
    她因感冒发烧,脸很火烫。
    一看之下,单羽顿时像被火烫到屁股一样跳到地上,想起自己现在没穿衣服,又慌忙去拖床上的毯子。
    于是她像一只被火烫了一下的小猫儿,跳着、叫着“哎哟,哎哟!”。
    熊飞也只有按住心头怒火,只觉岚妹妹刚才说的这番话情深意切,比吃了蜜还甜,浑身都似火烫与温暖。
    也是那天她告诉我,她从小到老都喜欢太阳花,不过她喜欢叫它半支莲,她说,这种花对咽喉不舒服、被火烫伤都管用。
    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水火烫伤、蛇咬伤、疔疮肿毒等。
    我被批评了,觉得脸火烫火烫的,很不好意思。
    只见老匠人伸开经历过漫长岁月却为未枯萎的手臂,揭开火烫的熔炉顶盖,赫然将核心暴露在外面。
    老沙头被火烫了似的跳起来,跑向门外,朝坨里张望。
    盛夏的阳光真像火烫的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荫凉地。雄壮巍峨的山峰被夏日的骄阳镀上了一层金色,更显得峻峭,壮观!
    中国饮食传统素来忌生冷,推崇热食。广东人有“够镬气”的讲究,上海人喜欢“热灼火烫”,北方人要“滚得冒泡”……可见不论南北,中国人忌生冷的传统是一致的。
    她很快地将手从火烫的熨斗上缩了回来。
    火烫烫发是很伤头发的,有时还会把头发烧焦。
    后来转院到成都,一路上佳佳疼得上下牙齿打架“梆梆响”,额头前的头发也被火烫得粘成一团。
    火烫了他的手指头,他哭了。
    在我火烫的心中感受着真诚的爱,这世上难求的爱。

    汉字详情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
    tàng [ta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INRO
    仓颉: EHF
    四角: 37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汤)

    (2) 以热水温物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儒林外史》

    (3) 又如:烫酒(用热水暖酒。也称暖酒)

    (4) 被火或高温灼痛或灼伤 。如:烫衣服;烫焦了;烫平;烫印

    (6) 烫发 。如:烫剪(一种烫发工具)

    英文翻译

    scald, heat; wash; iron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