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发现液态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火星表面发现液态水:增加生命存在可能性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9月29日凌晨消息,美国宇航局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已经发布:科学家们确认在当今的火星地表仍然有液态水体存在。这一发现增加了这颗红色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在火星表面的一些陨坑的坑壁上存在一些暗色条带,被称作“季节性斜坡条带”(RSL),这些暗色条带会季节性地出现在一些坡度较为陡峭且相对温暖的火星陨坑向阳坡面上。而此次的最新研究确认其形成与含盐的液态水体流动有关。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生鲁詹德拉·奥哈(Lujendra Ojha)表示:“在地球上,液态水是生命的关键要素。因此,在今天的火星上存在液态水,这一发现表明火星的环境比我们原先设想的宜居性更高。”
奥哈是在2011年首批注意到RSL现象存在的研究人员之一,当时他们通过对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器(MRO)“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设备(HiRISE)拍摄图像的解译发现了这种现象。
RSL暗色条带出现在火星上的各处地点,从靠近赤道的区域一直到中纬度地区。这些条带宽度仅有大约0.5~5米,但它们沿着坡度向下可以延伸达到数百米。
RSL暗色条带出现在火星上较为温暖的季节里,随着温度下降它们就会消失。这一特点让很多研究人员怀疑其成因可能与液态水体有关。而此次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这项最新研究则首次获得确凿证据,强烈支持这一说法。
奥哈和他的同事们对由MRO飞船搭载的另一台载荷“紧凑型勘测成像光谱仪”(CRISM)获取的4处有RSL暗色条带分布的不同地点的数据进行了细致分析。
奥哈表示:“利用这台设备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断火星地表的物质成分。我们开展这样的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我们发现当火星表面的RSL条带发育达到顶峰时,我们在那里的光谱数据中识别出了含水盐类的成分信号。”
含水盐类是从液态水体中缓慢析出的,因此要想探测到它们的存在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地的特殊环境条件使得利用CRISM数据本身无法直接对RSL条带区域成分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则更加如此。具体来说,CRISM设备只能在火星上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对地表成分开展观察,大约是在下午3点前后。但此时火星表面可能存在的任何液态水都早已蒸发殆尽了。
奥哈表示:“由于这一原因,我并不认为我们将来能够在火星上下午3点的时候观察到一个仍然处于液态状态的RSL。因此我认为此次发现含水信号等于是‘抓了现行’。”
与形成RSL暗色条带有关的盐类似乎是高氯酸盐类,这是一种含氯物质,在火星地表广泛分布。这种盐类能够显著降低液态水体的冰点,从摄氏0度降低到零下70度。奥哈表示:“这种性质大大增加了卤水(盐水)在火星表面稳定存在的可能性。”
高氯酸盐能够吸收大气水分,但目前还不能确认火星大气是否就是这一盐水流体的来源。其他可能性还包括地表或地下水冰的融化,或是地下储水层的出口等等。
在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写道:“可以想象的是,在火星不同区域,RSL现象的形成有着不同的成因机制。”
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以及其他探测器开展的观测已经显示,在数十亿年前的火星上曾经存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那样的环境足以支持微生物的生存,至少在一部分地区是这样。
而今天的火星满目荒凉,非常寒冷而干燥,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会对于在过去4年间在火星表面发现RSL现象感到如此兴奋的原因:这一现象暗示,即便是在今天的火星环境下,仍然有可能存在着简单的生命形式。
不过,这项最新的研究并非表明今天的火星上的确存在生命,其甚至没有暗示任何的相关可能性。高氯酸盐卤水的性质决定了其能够被生命体利用的可能性很低。
奥哈表示:“如果RSL暗色条带是高氯酸盐饱和的卤水,那么我们所知的地球生命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不能存活的。”
专家解读:NASA如何发现火星液态水?
要达到好的宣传效果,要先吊足胃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宣传主管显然深谙此道。相信很多人仍对今年7月NASA另一个地球的“重大发现”记忆犹新,9月28日晚,NASA再度抛出“火星之谜已解开”的重磅新闻。虽然并非我们想要的发现“火星人”那种大发现,不过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成果确实有所不同,也足够分量:光谱证据显示,火星上现在就有液态水。
发布会上的关键人物
早在新闻发布会举行之前,很多人从NASA预告将出席发布会的人员名单中,已经非常准确地猜到即将公布的“重大发现”是什么了。因为参加发布会的人员中有一位博士生Lujendra Ojha,他的出现给大家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因为正是他发现了火星上的季节性坡纹,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发现液态水流。
Lujendra Ojha(个人网站:http://www.lujendraojha.net/)目前仍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酷爱摇滚乐,预计明年才毕业。2011年,当他还是亚利桑那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时,从火星勘测轨道器拍摄的高清图像上,发现一些撞击坑的坑壁上存在暗色条纹。Lujendra Ojha把这些条纹命名为季节性坡纹(recurring slope lineae,RSL),认为可能与水流作用有关。
NASA本次新闻发布会,源于Lujendra Ojha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篇论文《火星季节性坡纹中发现水合盐类的光谱证据》。这篇论文于今年4月22日投稿,经过一番审稿和修改之后,最终于今年8月21日被同意接收。9月28日,这篇文章被挂到网上在线发表。
在这篇文章在线发表的同时,《自然?地球科学》网站发布了这篇文章的新闻稿,当然,编辑部并没有预料到这条论文会被NASA炒作成一个大热点,杂志社的华人编辑也没有把新闻稿译成中文以飨国内读者。
什么是季节性坡纹?
季节性坡纹是一种颜色较暗(即反射率较低)的狭长条纹,在火星表面相当活跃。Lujendra Ojha发现,当气温上升时,季节性坡纹开始形成并发育壮大,一般在:当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时,这些坡纹又会消失不见。即一般从春季开始出现,在整个夏季变得越来越明显,到秋冬季节逐渐消失。
多年观测发现,季节性坡纹一般在同一位置反复出现。据推测,这一神秘的地质现象可能与流水有关,直接关系到火星上现在是否有水这一重大命题。Lujendra Ojha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利用搭载在多颗火星轨道器上的科学仪器获得的遥感数据,研究这些季节性坡纹形成的地质过程或水文过程,解释其成因。这次,他们终于找到了证据。
水合盐类的光谱证据
简单地说,这次发现的主要成果,就是利用搭载在火星勘测轨道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设备(HiRISE)和紧凑型火星勘测成像光谱仪(CRISM)获得的数据,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水合盐类的光谱证据。
光谱分析是行星遥感中的常用手段。由于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根据光谱特征可以识别目标物质的成分。Lujendra Ojha为什么能从光谱数据中分析出火星表面有水呢?
首先,他利用HiRISE获得的高分辨率照片,识别出季节性坡纹所在的位置;然后,从CRISM的探测数据中提取这些位置及其周围区域的光谱,绘制成下图中的谱线。这些谱线中向下凹的地方称为“吸收峰”。由于季节性坡纹的光谱与水合盐类物质的光谱具有相同的吸收特征,推测季节性坡纹中存在水合盐类;最后,根据季节性坡纹中光谱监测到的水合盐类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这些季节性坡纹是由水流作用形成的。
上图中,a和b中的彩色方框为光谱测量的区域;c为光谱测量结果,不同颜色的谱线分别对应于a和b图中不同的测量区域。d为地面实验室内测得的各种含水盐类化合物的谱线。
由上图可以看出,季节性坡纹中的物质在1.48微米、1.9微米和2.14微米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其中,所有区域在1.9微米谱段都有明显的吸收峰,这一位置的吸收峰与地面实验室测得的高氯酸盐的光谱特征一致。
此前,高氯酸盐类物质已经在火星上的多处地点被发现,这次的发现增加了火星上存在宜居环境的可能性,下一步NASA科学家致力于研究这些卤水的来源及其储量。
上图中,a为源自Horowitz撞击坑中央峰基岩的季节性坡纹(HiRISE影像,摄于第28个火星年),b为同一HiRISE影像中另一中央峰上的季节性坡纹(比例尺同a)。c图中的两条黑色谱线分别为CRISM测得的图a和图b中方框区域的光谱,彩色谱线为火星土壤光谱与各种盐类光谱混合的结果,从上到下依次为火星土壤与高氯酸镁、高氯酸钠、高氯酸钙的混合光谱。
a为Hale撞击坑中央峰的季节性坡纹,上北下南,太阳光从左侧照入,影像源于HiRISE相机,摄于第31个火星年。b为a图中方框区域的红外光谱。
图中,a为Coprates Chasma地区源自基岩的季节性坡纹,黑色箭头为可能与水流作用相关的冲击扇。b中的彩色方框与a为同一区域。c中不同颜色的光谱对应a中方框区域的测量结果。
低温卤水具流动性
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2.279亿千米。表面干燥、寒冷,且大气稀薄。火星的表面温度随地理位置、一天中的时间以及表面性质而变化。在黎明前温度最低,然后迅速升高,正好过中午后温度达到最高值,然后在下午迅速下降,随后慢慢地下降到黎明的低值。
由于火星轨道的偏心度,火星南半球夏季最高温度大约比北半球高30K,在很宽的纬度范围内都超过了273K,最高温度记录是仲夏季节的中午,在南纬25度处,记录到295K的最大值。最低温度是仲冬时节,南极极冠的温度可降到140K。在表面以下几厘米深度,日平均温度为210~220K;在冬季极区,温度降低到150K。
表面温度随天、季节和纬度有很大的不同,夏季最高温度可达17℃,但平均日温不超过-33℃。由于大气层很薄,日温度变化100℃是很平常的。在南北纬50°以上的极区,整个冬季的温度都很低(低于-123℃),使大气的主要组分CO2冻结成白色沉积物,形成极冠,由于极冠的季节性循环,表面总气压波动达30%。
由于火星表面气温往往低于纯水的冰点,因此纯净的液态水在火星上很难存在,而高氯酸盐的存在降低了水溶液的冰点。一般加入铵盐后的水溶液,冰点可降低至约零下40摄氏度,实验室中经过优化后的配方,水溶液的冰点可降至约零下80摄氏度。因此,即便在远低于零摄氏度的低温下,火星上的卤水也有一定流动性。
此外,由于水溶液中的高氯酸盐含量高,密度大,火星上的低温使水溶液黏度大。因此即便是液态,水溶液的黏度也可能上升2-3个数量级,就像我们办公室使用的胶水,流动性较差。这也是虽然在火星上观察到大量季节性坡纹,却至今没有找到液态水流的原因。
高氯酸盐有毒
迄今为止的多个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探测到了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一系列地球上常见盐类矿物。遥感光谱及高分辨率相机的探测数据表明,火星北半球高纬地区分布着大量以石膏为主的硫酸盐,中低纬度地区的水手峡谷及附近低地广泛分布镁、钙硫酸盐;火星南半球中低纬度高原地区存在分布广泛的氯化物。
除了遥感测量外,机遇号、勇气号、凤凰号、好奇号等火星车在着陆区附近发现了一系列蒸发盐矿物。凤凰号着陆后在机械臂上冷凝的液体中探测到大气沉降形成的高氯酸盐,并发现火星近地表可能含有高浓度的卤水。
此次成果发布会上展示的火星液态水正是高氯酸盐为主的卤水。
高氯酸盐有毒性,会致畸。人体摄入高氯酸盐将抑制碘吸收,削弱甲状腺功能对婴幼儿也有致畸作用,会产生面部溃疡。
即便如此,有水总比无水好,哪怕是有毒的水,也远远比付出高昂代价从地球上运水要好得多。水是生命之源,火星上的水资源实在太珍贵了,没有水航天员在火星上将完全无法生存。虽然水在太阳系中非常丰富,火星上也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水,以及许多河流和湖泊。但此前在火星上还没有找到可用的水源,航天员生存所需的水需要就位生产或从地球上带去。地球上已经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和国际空间站的水循环利用技术,大大增加了人类在火星上就位取水的可能性。在国际空间站,不会有任何一滴汗水、眼泪或尿液被浪费,利用再生水回收系统,太空舱内收集的水分经过过滤、净化后循环利用。有位航天员曾经形象地说过,在国际空间站上,我今天喝的咖啡就源自昨天喝下去的咖啡。
富含高氯酸盐的液态水的发现增加了火星上存在宜居环境的可能性,下一步NASA科学家致力于研究这些卤水的来源及其储量。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物质的问题一直以来是火星探测的热点与重点。由于直接探测生命存在技术困难,因此寻找火星上具备生命物质产生、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旨在回答水的存在、水体发育程度、气候条件、土壤中微生物等。
根据地球的经验,只要有液态水并且有一定的热量,几乎肯定可以有生命存活。此次发布的重要成果,为下一步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希望。当然,火星上的生命肯定只能是低等的微生物。
新闻分析:火星液态水缘何是重大科学发现
新华网华盛顿9月28日电(记者林小春)百年前,天文学界把描述火星沟渠的意大利文“水道”错译成英文“运河”,曾引发有火星人存在的美丽误会。百年后,美国航天局预告28日发布火星重大科学发现,再次引发火星人联想。但28日来了,重大发现却只是火星表面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美国航天局为什么把火星液态水称为重大科学发现?首先,就像美航天局副局长格伦斯菲尔德所言,这意味着今天的火星不是我们想象的死寂星球,而是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就是宇宙中只有我们吗?但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火星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星球,科学家向其发射了多个绕轨探测器和火星车,但此前只是在极地找到了水的固态形式——冰,以及火星几十亿年前也曾拥有海洋、湖泊乃至雪山的证据。现在人们终于发现在火星赤道附近,时不时有着液态水流动。
就目前看来,火星上的生命更可能是小小的微生物,而不是科幻小说里描述的小绿人。这次发现火星上的液态水里含有盐分,微生物能在其中生存吗?
美国航天局没有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不过格伦斯菲尔德坦言:“如果我是火星上的微生物,我可能不会生活在(这些水流)附近,我可能会生活在更南或更北一点,生活在火星地表之下深处,那些地方有更多的淡水冰川。我们猜测有这样的地方存在,我们确实也有一些证据。”
其次,液态水的存在,意味着它可供未来登陆火星的人类使用。美国航天局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是,在本世纪30年代把宇航员送上火星。如果火星上没有水,那么就要宇宙飞船运送,其代价之高昂可以想象。格伦斯菲尔德说:“这些观测结果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火星拥有可供未来旅行者使用的资源。”
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氧气,这个资源在火星上却很稀缺。但有了液态水,就可以用它来分解出氧气,所以它也解决了人类吸氧的供应问题。甚至,水分解成的氧气和氢气可作为火箭燃料。总之,火星有液态水,将降低未来探索任务的成本,增加人类在这个红色星球上活动的“弹性”。
火星上的液态水能用来种植庄稼吗?格伦斯菲尔德的回答是:不太可能。“就像登珠穆朗玛峰,人们在山谷还能看到很好的绿植,但到了高处就看不到了。火星大气就像珠穆朗玛峰3倍高的地方那样稀薄,所以火星上种庄稼比较难,但人们可以建能充气的小型温室来种植。”
第三,这一发现会为以后的火星探索提供更好的登陆地点。就在“好奇”号火星车正在攀登的火星夏普山上,有一些类似液态水存在的现象。美国航天局已萌生派“好奇”号前去探索的想法,不过爬坡对火星车而言是一个艰巨任务,此外不能排除“好奇”号没有被彻底消毒、还携带地球微生物的可能性。
那么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距离我们火星移民还有多远?格伦斯菲尔德无法给出具体时间,只是说还要“很多、很多年”。
但没有外星人的“重大科学发现”还是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一些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美国航天局的“噱头”引起人们对火星的极大关注,只能说今天“对太空而言是一个好日子”。
无论如何,这至少对美国航天局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时间点,因为该机构全力支持的大片《火星救援》本周即将上映。
NASA:火星上发现液态水存在证据 星际移民不再是梦?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张尼)当地时间28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意味着火星探测研究又向前推进一大步,无论是对于寻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还是未来的火星载人登录计划,都将产生影响。
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
在此次的发布会上,美国宇航局行星探测部门主管吉姆·格林正式宣布称:“美国宇航局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
吉姆·格林指出,这种液态水是一种盐水,而且存在于火星地标的证据来自火星一些陨坑坑壁上季节性出现的暗色冲刷条纹。而相关论文也发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NASA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指,火星上不但只有位于两极、已经凝固成冰的水,更有只会在和暖季节时出现、流动的液态水。科学家称,他们的最新发现强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盐水于夏季时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动的理论。
报告指,这些又窄又黑、犹如手指的痕迹,只会在火星最和暖的季节时出现,但于其余时节就会消失。科学家指,出现这种季节性的情况,是因为盐降低了水的凝固点。
由于水是生命的起源,这次发现火星存有流动水后,科学家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在火星上作进一步的探索,以调查火星现时是否有任何微生物形态的生命。
重大发现影响几何?
此次发布会的内容在此前已被多家外国媒体成功预测。消息公布后,有评论认为,火星表面有流动水,可能意味着火星地下也有水。如果最终得到确认,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这一发现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张同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火星距离地球非常近,并且是固态行星,如果在火星发现有液态水存在意义重大。
“首先,有液态水就意味着可能有生物在里面;其次,有液态水有可能为将来的宇航员登录提供资源,提供生存的条件,同时为以后的移民做铺垫。”
那么液态水的发现是否就等同于证明火星适合人类生存呢?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中新网记者,人类生存不光要考虑到液态水的存在,还需要考虑到大气问题,另外,科学家还需要具体研究火星上液态水的来源、数量等,能否被人们所利用还是未知数。
而对于水中可能含有微生物的猜测,朱进表示,仅凭光谱证据不能下结论,要想进一步证明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还需要对液态水进行取样,并且综合其他数据资料分析。
“如果证明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那么这一发现将带来巨大影响,整个火星的探测、登陆等计划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朱进表示。
张同杰认为,这一重大发现可能会引发对火星探索开发的热潮,发现液态水有可能会刺激火星“争夺战”,并可能会带动各国在航天等相关领域中的竞争。
火星移民是否能成真?
事实上,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已经进行了数十年。美国航天局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火星,半个世纪来共向火星发射了大约20颗探测器。
1965年7月,“水手4号”探测器首次飞掠火星,向地球传回火星特写图片。现阶段,美国“好奇号”和“机遇号”探测车正在火星表面探索,并不断发回新数据。
早前,有消息称,美国宇航局打算本世纪30年代把人类送上火星,正在研究人类长途太空旅行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一年任务”实验。而“火星移民”计划也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未来人类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火星移民”呢?张同杰认为,实际上,“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送上火星证明,人类现在已经解决了火星登录的技术难题,载人登录并非遥不可及。
“但载人登录需要对火星的物理条件进行研究,包括重力场、温度等条件,科学家需要计算出人类能够在火星上生存的时间、所需资源,以及路上需要的时间等。但‘火星移民’是大规模计划,要考虑多种因素,在短期内实现不可能。”
“现有的技术还远不能实现‘火星移民’,”朱进表示,“从人类长远发展来看,‘太空移民’是未来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但不是二三十年就能实现的,可能要耗时至少数百年。”
NASA宣布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存在 具有不同凡响意义
中新网9月28日电据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地时间28日发布的消息称,美国NASA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
消息称,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美国宇航局行星探测部门主管吉姆·格林正式宣布称:“美国宇航局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
吉姆·格林指出,这种液态水是一种盐水,而且存在于火星地标的证据来自火星一些陨坑坑壁上季节性出现的暗色冲刷条纹。而相关论文也发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NASA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指火星上不但只有位于两极、已经凝固成冰的水,更有只会在和暖季节时出现、流动的液态水。科学家指他们的最新发现,强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盐水于夏季时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动的理论。
报告指,这些又窄又黑、犹如手指的痕迹,只会在火星最和暖的季节时出现,但于其余时节就会消失。科学家指,出现这种季节性的情况,是因为盐降低了水的凝固点。
不过,这次发现的最重要意义,是因为水是生命的起源,因此这次发现火星存有流动水,令科学家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在火星上作进一步的探索,以调查火星现时是否有任何微生物形态的生命。
据悉,此次发布会的内容在此前已被多家外国媒体成功预测。据英媒《每日邮报》分析,NASA很可能是在火星表面找到液态水。发布会主讲人选格外引人瞩目,除了NASA资深科学家之外,还有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卢金德拉·欧嘉。欧嘉通过研究从火星传回的照片,首次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流动水的证据。
卢金德拉·欧嘉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目前还是一名博士生。当他在2011年开始对火星勘测轨道器拍摄的高清图像上一些陨坑坑壁出现的暗色条纹开展研究时,他还是一名亚利桑那大学的本科生。
在本次发布会公布消息以后,有评论认为,火星表面有流动水,可能意味着火星地下也有水。如果最终得到确认,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这一发现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这将是人类第一次在另一个行星上发现液态水
当地时间28日中午,美国宇航局(NASA)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证据显示如今火星上存在流动的液态水。NASA称,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提供了至今为止“最强有力证据”。这一新发现也于当天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报告称,火星表面发现的“沟”很可能是“高浓度咸水”流经所产生的痕迹,而这项最新发现意味着火星表面很可能有液态水活动。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夏季出现,冬季消失
NASA方面称,研究者利用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光谱成像仪,探测到了红色星球上神秘的条纹上存在水合矿物质的存在。这些条纹随着时间变化,在温暖的晚春形成,夏季颜色变深,往斜坡流动,到了秋季又消失了。NASA称,当火星温度超过零下23℃时,这些条纹在多处地方出现,而火星变冷时又消失。这些深色条纹宽可至5米,长过百米,最先是在2010年被发现的。
“盐水”在火星表面流动
“我们对宇宙生命的搜索中,在火星上的探索是‘跟着水走’的。现在我们有了确凿的证据,验证了一直以来的假设。”NASA科学任务局执行官约翰·格鲁斯菲尔德说,“我们可以确认水——尽管是盐水——正在今天的火星表面流动,这是巨大的进展。”
不过昨日NASA并未展示直接的水的图像,因为水即使存在于火星表面,也很快会蒸发。
该研究最早发现者,乔治亚理工大学的卢恩德拉·奥杰哈说,轨道飞行器是火星时间下午3点采集数据的,这并非观察火星表面水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的相对湿度非常低。“如果早8个小时或晚8个小时,科学家可能能看到水。”他说。
而之所以能确认火星表面水的存在,主要是研究者在火星上特殊的深黑条纹地貌上发现了新鲜的水合成盐的存在,这意味着水刚刚流过。
“人类终于揭开水之谜”
对于科学家而言,已有很多证据显示火星上存在水的迹象。40年前,科学家就发现火星有极地冰盖,此后,科学家又陆续发现火星表面存在腐蚀的迹象,显示可能存在过河流与海洋。
近些年,更多的信息出现。科学家发现了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水或冰川的表面痕迹,也发现过土壤中存在一些曾经有水的证据。
但至今为止,人类并未真正发现过火星或其他星球上有液态水。
也有科学家认为,即使火星历史上曾经有过水,但因为火星引力小,大气薄,大部分的水已蒸发入太空,而不是像向地球上一样往表面流。
NASA火星探索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梅尔说,多个飞行器,多年的努力,人类终于解开了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谜,如今可以确认地说,这个寒冷,全是沙漠的行星表面,的确存在液态水。“似乎我们研究火星越多,我们也越了解生命是如何出现的,也越明白未来还需要哪些资源来支持生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火 | 呼果 | 曉 | 戈一合 | 上聲 | 哿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xuɑ | huax/xua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形容词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sin1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梅县腔] sen1 siang1 sin1 [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x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星 | 桑經 | 心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sieŋ | seng |
详细解释
fā
动词
(1) (形声。本义: 放箭)
(2) 同本义
發,射发也。——《说文》
壹发五豝。——《诗·召南·驺虞》
发彼有的。——《诗·小雅·宾之初筵》
循声而发。——《礼记·射义》
矢四发。——《汉书·匈奴传》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史记·李将军列传》
暮见火而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宋· 欧阳修《归田录》
度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 百发百中; 发矢(射箭); 发箭(射箭);发功(指射技)
(4) 出发;上路
发,去也。——《广雅》
履我发兮。——《诗·齐风·东方之日》
朝发枉诸。——《楚辞·离骚·涉江》
顷之未发。——《战国策·燕策》
卿与子敬、 程公便前发。——《资治通鉴》
兰舟催发。——宋· 柳永《雨霖铃》
(5) 又如:发足(起程,出发)发程(起程,上路;动身启程);发逐(出发追逐);发迈(出发远行)
(6) 打开;开启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发日(公文的启封日期);发书(拆开诏书或书信)
(8) 征发;征调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西门豹治邺》
(9) 又如:发召(征调);发调(征调);发徭(征派徭役)
(10) 发生;发出
使人发书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发念(萌生念头);发意(产生某种意念);发兴(发生)
(12) 发布;宣告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遂发命,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发政(发布政令)
(14) 抒发;发泄
发狂吟。——《三国演义》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5) 又如:发郁(发泄郁结在心头的烦闷);发忿(发泄愤恨的情绪);发挥(抒发)
(16) 派遣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史记·项羽本纪》
二世元年四月,发闾左适戍 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17) 又如:发师(派遣军队、出兵);发导(派遣向导)
(18) 挖掘
于败石丛草处,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发冢(掘墓);发硎(发掘整理);发揭(发掘,揭开)
(20) 花开放
野芳发而幽香。——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又如:发秀(开花);发彩(指开花)
(22) 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发五十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3) 又如:发电报
(24) 因得到大量财富而兴旺 。如:暴发(突然发财得势)
(25) 发酵,膨胀 。如:面发了;发一发干菜
(26) 卖出 。如:发兑(批发;卖出);发脱(卖出;打发;除去)
(27) 繁育;生长 。如:发孚(发芽);发鲜(发芽);发荣滋长(草木繁茂的萌发生长)
(28) 施行;开始 。如:发头(开始;起头);发讲(开始讲解);发始(开始);发严(开始严阵待命)
(29) 阐发 。如:发微(阐发微妙之处);发义(阐发义理);发题(阐发题意);发蕴(阐发奥秘之情)
(30) 显现;显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宋· 欧阳修《秋声赋》
(31) 又如:发色(呈现色彩);发迷(显现迷惘的神情);发梦(显现梦境)
(32) 表现 。如:发华(表现出文彩);发威(显示威风);发藻(显示文采)
(33) 散发;发给 。如:发越(散发,播散);发辉(散发光辉)
(34) 举事;发难 。如:发谪(举发;谴责);发衅(挑起争端);发举(兴起,举事)
(35) 倡始;提出 。如:发端
(36) 启发;开导 。如:发悟(启发使领悟);发机(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37) 提拔;举荐 。如:发困(举荐处于困境的人);发荐(发迹,被荐举)
(38) 传扬;张扬 。如:发闻(传播;显扬;传扬名声);发德(使道德显扬)
(39) 揭露;暴露
(40) 又如:发奸(揭发坏人坏事);发潜(揭发潜伏的坏人坏事);发举(揭发,检举)
(41) 点燃;燃烧起来 褺
同时发火。——《资治通鉴》
(42) 又如:发爨(烧火做饭);发薪(点燃柴草)
(43) 疾病发作 。如:发脾寒(患疟疾病);发痧(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
(44) 制作;拟定 。如:发天葩(比喻制作新奇的文章)
(45) 歌唱;表演;演奏 。如:发调(发出曲调);发猛(高亢清扬的乐声);发梁(歌声绕梁不绝)
(46) 感到 。如:发虚(饿得发慌);发软;发晕
(47) 行动 。如:发止(行止;进退);发乔(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
(48) 发源;发端 。如:发轸(比喻事物的起始、开端);发岁(一年起始)
(49) 发性,使性子 。如:发业(发怒;作孽);发村(撒野;发脾气);发野(撒野;蛮不讲理)
(50) 流露感情 。如:发中(发自内心)
(51) 通“拨(
)”。除去;错乱居干之道,菑栗不迤,则弓不发。——《周礼·考工记·弓人》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52) 通“法”。效法,遵守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所从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管子·任法》
〈量>
(1) 在小武器打靶比赛中每个射手规定的发射次数 。如:一次20发
(2) 计算子弹、炮弹的单位。如:一发炮弹
(3) 另见
fà
名词
(1) 头发,人头上的毛 ?
巽为寡发。——《易·说卦》
其华在发。——《素问·大节藏象论》
穷发之下。——《庄子·逍遥游》
束发而就大学。——《大戴礼记·保傅》
结发成夫妻。——《苏武古诗》。注:“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理发;脱发;怒发冲冠(形容怒极)
(3) 草木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
山以草木为发。——《地理书》
(4) 通“旆(
)”。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荀子·议兵》
(5) 另见
fèi
动词
(1) 通“废”。崩坏;停止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老子》
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春秋》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2) 又如:发药(停止用药)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见声。本义:出现)
(2) 同本义(明显看得见)
现,俗见字。——《广韵》
东坡现右足。——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现弄(在人面前炫示自己);现化(佛教所称佛或菩萨在人间显现的化身);现示(显示)
(4) 见
帝宣,三人借袍现帝。——《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玉光
现,玉光。——《集韵》
(2) 次于玉的石
现,石之次玉者。——《集韵》
形容词
(1) 现在,眼前
那世里造的孽,这会子现世现报。——《红楼梦》
(2) 又如:现时报(现世报);现世生苗(眼前就有效益);现打不赊(犹言立即惩处)
(3) 眼前实有的;当时可以拿出的 。如:现消开割(现钱交易,银货两清);现钟弗打,倒去炼铜(现钟不打,倒去敛铜。谓舍近求远)
(4) 〈方〉∶陈旧的 。如:炒现饭;说现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ing7(hīng) [揭阳]hêng1(heng) [潮阳]hiang7(hiā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3)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4)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词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2)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3)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4) 润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5)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e2 yid6 [宝安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东莞腔] jit8 [梅县腔] ye.2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繹 | 羊益 | 以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jek | jĭɛ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4)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 2 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4) 特指河流
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6) 泛指一切水域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8) 汁、液的通称 。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9) 大水;水灾
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 汤有七年之旱。—— 汉· 晁错《论贵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10)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11) 星名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12) 官名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13) 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14) 五行之一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15) 水生动植物 。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6) 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
(17) 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18) 指水军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9)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20) 姓
动词
(1) 泅水,游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3) 哄诱探询 。如:连水带拍,把他问的三心二意
(4) 用水测平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周礼》
(5) 〈方〉∶不成功,败了
我这个月,水啦。——《伐木人传》
形容词
〈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
这个办事的太水了!事情没办妥,还损坏了一辆车子。——《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i3 [梅县腔] shui3 [沙头角腔] sui3 [客语拼音字汇] sui3 [陆丰腔] sui3 [东莞腔] sui3 [宝安腔] sui3 [客英字典] sui3 [海陆丰腔] s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水 | 式軌 | 書 | 脂B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脂B | 止 | sjyix/sjwyy | ɕ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