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伞

huǒ sǎn [ huo san]
繁体 火傘
注音 ㄏㄨㄛˇ ㄙㄢˇ

词语释义

1.比喻烈日。 2.红色的伞盖。

词语解释

  1. 比喻烈日。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鬱攸。”

  2. 红色的伞盖。

    宋 秦观 《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次第边烽举,高低祭烛攒;虹旌排阵堞,火伞御灵官。”

  3. 火繖:同“ 火伞 ”。

    宋 刘克庄 《卜算子·茉莉》词:“相对炎官火繖中,便有清凉意。” 宋 杨万里 《夏夜月下独酌》诗:“明朝火繖上,别作一经营。” 清 赵翼 《苦热》诗:“火繖当空气益炎,避炎何处觅深严。”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烈日。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清林则徐《中秋炮台眺月》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鬱攸。”

⒉ 红色的伞盖。

宋秦观《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次第边烽举,高低祭烛攒;虹旌排阵堞,火伞御灵官。”

⒊ 火繖:同“火伞”。

宋刘克庄《卜算子·茉莉》词:“相对炎官火繖中,便有清凉意。”
宋杨万里《夏夜月下独酌》诗:“明朝火繖上,别作一经营。”
清赵翼《苦热》诗:“火繖当空气益炎,避炎何处觅深严。”

火伞的国语词典

比喻夏日炽热的阳光。

火伞的网络释义

火伞

  • 火伞,拼音:huǒ sǎn,是一组词语,有两种含义,释义一比喻烈日;二比喻红色的伞盖。
  • 火伞造句

    太火焚天、无内如焚、煮铁融金、火伞高张、日曜长空、骄阳熠耀。
    在这火伞高张的中午,大地到处都是滚烫滚烫的。一阵风吹来,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的,让人难以呼吸。
    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关山迢递,火伞高张,顾天早已汗流至踵羞愧无力,引首以望全是深山巨树。
    炽热的火伞斑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直奔鸡公嘴而去,那天正值天气十分炎热,到了那赤鸟当空之时,一轮火伞,无半点云翳,真是烁石流金。
    炎炎夏日,火伞高张,人们都到海滩去游泳、戏水。
    骄阳宛如张火伞,灼热的空气就像流动的火焰,哪怕是最为清凉的池塘,此时也被太阳晒得日光倒映,热气蒸人。
    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汉字详情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
    sǎn [san]
    部首: 220
    笔画: 6
    五笔: WUHJ
    五行:
    吉凶:
    仓颉: OFJ
    四角: 804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繖为傘的古字)

    (2) 特指伞盖。长柄,圆顶,伞面边缘有流苏下垂,也称马伞。古代仪仗的一种,用不同颜色区别品级的高下。知府以上用黄色,知州以下用蓝色

    服素衣,持白伞白幡。——《魏书·裴延传》

    人只看见他大门口,今日是一把黄伞的轿子来…。——《儒林外史》

    (3) 又如:伞子(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伞扇(古代的两种仪仗物。均有长柄,上端分别为伞形和扇形);伞竿(伞柄);伞檐(张开的伞面的外沿)

    (4) 雨伞;阳伞 。如:伞头( 陕北地区大秧歌舞中领舞领唱的演员。因以所执之伞为道具,故称)

    (5) 伞形物或降落伞的简称 。如:伞兵;伞炸弹;伞照明弹

    (6) 姓

    英文翻译

    umbrella, parasol, parachut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