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洛
注音
ㄌ一ㄢˊ ㄌㄨㄛˋ
词语释义
北宋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
词语解释
北宋 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 濂溪 周敦颐 ;“洛”指 洛阳 程颢 、 程颐 。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其他支裔不可胜数, 濂 洛 所不敢轻,而 关 汾 所不能窥也。” 清 顾炎武 《<仪礼郑注句读>序》:“沿至於今,有坐皋比,称讲师,门徒数百,自拟 濂 洛 ,而终身未读此经一徧者。”参见“ 濂洛关闽 ”。
引证解释
⒈ 北宋理学的两个学派。“濂”指濂溪周敦颐 ;“洛”指洛阳程颢、程颐。参见“濂洛关闽”。
引明徐渭《送通府王公序》:“其他支裔不可胜数, 濂洛所不敢轻,而关汾所不能窥也。”
清顾炎武《<仪礼郑注句读>序》:“沿至於今,有坐皋比,称讲师,门徒数百,自拟濂洛,而终身未读此经一徧者。”
濂洛的网络释义
濂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濂水,今名濂江 ,又名安远江,在江西省南部
(2) 姓(濂洛:宋代理学代表人物)
英文翻译
a waterfall; a river in Hunan
方言集汇
◎ 粤语:li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m2 [梅县腔] liam2 [台湾四县腔] liam2 [客语拼音字汇] liam2 [宝安腔] liam2 [客英字典] liam2
◎ 潮州话:罗奄5[澄海、揭阳、潮阳] 娜奄5(廉),liam5(lîam)[澄海]niang5[揭阳、潮阳]niam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am2 [梅县腔] liam2 [台湾四县腔] liam2 [客语拼音字汇] liam2 [宝安腔] liam2 [客英字典] liam2
◎ 潮州话:罗奄5[澄海、揭阳、潮阳] 娜奄5(廉),liam5(lîam)[澄海]niang5[揭阳、潮阳]ni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五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鬑 | 勒兼 | 來 | 添 | 平聲 | 鹽 | 開口四等 | 添 | 咸 | lem | lie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2) 同本义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3)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4)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5) 洛阳的简称
英文翻译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k3 lo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k8 [宝安腔] lok7 [东莞腔] lok7 [台湾四县腔] lok8 lok7 [梅县腔] lok8 [陆丰腔] lok7 [客语拼音字汇] log6 log6 [海陆丰腔] lok8 lok7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k8 [宝安腔] lok7 [东莞腔] lok7 [台湾四县腔] lok8 lok7 [梅县腔] lok8 [陆丰腔] lok7 [客语拼音字汇] log6 log6 [海陆丰腔] lok8 l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落 | 盧各 | 來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lɑk | l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