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映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形容波光清澈明净。
晋 桓玄 《南游衡山诗序》:“清川穷澄映之流,涯涘无纤埃之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霽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復人间。”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波光清澈明净。
引晋桓玄《南游衡山诗序》:“清川穷澄映之流,涯涘无纤埃之秽。”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霽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復人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é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登声。本义:水静而清)
(2) 同本义
澄,水清定也。——《集韵》
澄,水静而清也。——《增韵》
水色澄碧。——黄肇敏《黄山纪游》
(3) 又如:澄水(清澈而平静无波的水);澄江(清澄明澈的江水);澄泉(清泉);澄酒(清酒,淡酒)
(4) 清澈,透明
心澄体静。——徐干《中论》
(5) 又如 :澄空(晴朗无云的天空);澄明(澄澈明洁)
(6) 静,宁静
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方孝儒《静斋记》
(7) 又如:澄凝(沉静的);澄谧(清静);澄宁(清静安定)
动词
(1) 让水中物沉淀;使清静;使清明 。如:澄心(使心情清静);澄叙(清理整饬)
(2) 靖,安定 。如:澄远(安定边疆)
名词
(1) 水名
(2) 即今浙江省台州地区的灵江
(3) 海南岛上南渡江的支流,在澄迈县境
(4) 另见
dèng
动词
(1) ∶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分离
皆以杏仁澄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把水澄清了;澄汰(澄去泥滓;汰除沙砾。多用于指甄别、挑选);澄结(沉积);澄沙汰砾(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ng2 cin2 [海陆丰腔] chin2 [客英字典] chin2 [宝安腔] cin2 [东莞腔] cang2 can2 [陆丰腔] chin3 [梅县腔] chin2 [台湾四县腔] tsi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棖 | 直庚 | 澄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drang/deang | ɖʰɐ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日,央声。本义:照)
(2) 同本义
映,明也。——《说文新附》
日阴曰映。——《通俗文》
冠盖相映。——《后汉书·张衡传》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映日不可逼视。——《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映耀(辉映;照耀);映日(映照着日光);辉映(照耀,映射)
(4) 反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
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北周· 庾信《咏画屏风》
(5) 又如:垂杨柳倒映在水里;放映(利用强光装置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墙上);映入眼帘
(6) 映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7) 又如:映协(互相映衬和协);映媚(互相映衬而成一种美的景致)
(8) 遮;隐藏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9) 又如:映掩(掩映);映身(隐身);映蔽(遮蔽)
名词
(1) 阳光
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王粲《七哀》
(2) 未时。午后一到 三时
梁元帝《纂要》云:“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 明· 杨慎《丹铅续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jang3 [沙头角腔] jang3 [梅县腔] jang3 [海陆丰腔] rang3 rang6 rong3 [客英字典] jang5 [陆丰腔] jong5 [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台湾四县腔] jang3 jang5 jong3 [宝安腔] ja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坱 | 烏朗 | 影 | 唐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qangx/ank | ʔ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