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 同本义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如:寒潮;热潮
(6) 微湿,潮气 。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动词
两颊透出 。如:潮面(涌上面部);潮红
形容词
(1) 〈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 技术不高的 。如:手艺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au2 [梅县腔] chau2 [陆丰腔] chau3 [宝安腔] cau2 [台湾四县腔] ceu2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客英字典] chau2 che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马,蚤声。本义:刷马) (2) 同本义 骚,摩马。——《说文》。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 (3) 骚动;动乱 骚,扰也。——《说文》。按,谓马扰动也。 骚,动也。——《尔雅》 徐方绎骚。——《诗·大雅·常武》 南阳骚动。——《后汉书·李通传》。注:“骚,亦动也。” 九年而王室始骚。——《国语·郑语》 (4) 又如: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5)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管子·地员》 花县征徭,衡门贫困,两事不堪骚首。——明· 王錂《寻亲记》 (6) 跛行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7) 忧愁 骚,愁也。——《楚辞·离骚·序》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应劭:“骚,忧也。” 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忧动曰骚。” 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史记·冯奉世传赞 (8) 传:“骚,忧也。” 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远。——《国语·楚语上》 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 又如:骚离(忧愁而离心) 名词 (1) 忧愁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骚屑(纷扰不安的样子;状声词,风声);骚骚(忧思郁闷的样子) (3) 指屈原的《离骚》的省称 。如: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骚人韵士(诗人雅士);骚经(指《离骚》);骚学(关于《楚辞》的学问) (4) 诗体的一种 。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5) 泛指诗文 。如:骚章(诗章);骚句(诗句);骚坛(诗坛);骚兴(诗兴);骚肠(诗肠);骚垒(诗坛);骚语(诗的语句) 形容词 (1) 通“臊”。腋臭、狐臭 食之不骚。——《山海经》 (2)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3) 卖弄风情的。如:骚货;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 (4) 〈方〉∶雄性的 。如:骚驴;骚马 英文翻译harass, bother, annoy, disturb
方言集汇◎ 粤语:sou1
◎ 潮州话:sau1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