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逃

qián táo [qian tao]
繁体 潛逃
注音 ㄑ一ㄢˊ ㄊㄠ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潜逃 qiántáo

(1) 偷偷逃走

拐款潜逃
abscon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潜逃”。偷偷地逃走。

《诗·小雅·四月》:“匪鱣匪鮪,潜逃于渊。”
《后汉书·列女传·盛道妻》:“法有常刑,必无生望,君可速潜逃。”
清林则徐《札新安县将澳门厅缴回谕帖转给义律》:“经该丞专遣引水邓成兆送往义律寓所, 义律闭门不纳,随即於十五日潜逃出澳。”
老舍《四世同堂》六五:“他不能在她丧了命的时候反倒赖她拐款潜逃。”

潜逃的国语词典

秘密逃走。

潜逃的网络释义

潜逃 (词语解释)

  • 亦作“潜逃”。偷偷地逃走。-----《诗·小雅·四月》:“匪鱣匪鲔,潜逃于渊。”
  • 潜逃造句

    一定要加紧防范,以防罪犯潜逃。
    基金公司倒闭,中国目前应该还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吧;至于基金经理携款潜逃,这个你就大可不必操心了,因为基金有些类似股票都有第三方存管,每个基金都有个托管行,我们的钱都是银行在保管,基金公司只有使用权,是卷不走的。
    叁年前,他自公司卷款潜逃后,便杳如黄鹤,不知去向。
    叁年前,他自公司捲款潜逃后,便杳如黄鹤,不知去向。
    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投火。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而这种死也是最纯洁的。我是名弱者,欣赏了悲剧也扮演过悲剧,却在最后一幕潜逃,人是活着,热情已死。
    那人杀人犯还潜逃在外。
    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扑火。
    老板捲款潜逃后,公司就人去楼空,铁门深锁,使得员工们都丧失了赖以维生的工作。
    芒种驾到,收成满满:开心忙的手舞足蹈,烦心盲的无处可找;希望忙着丰收美好,失望盲的自愿解剖;幸福忙的快乐逍遥,不幸盲的自动潜逃!祝朋友芒种快乐!
    所以,曲刚和吴乐按约定进入了黄美娟的家,发现人已死,为了索要酬金,谎称是自己杀了人,拿款潜逃了。
    护国运动时陈炯明潜逃回广东,这时候龙济光又被陆荣廷赶跑,广东宣布独立。
    负案潜逃仍然作案,瓯海区。
    司库携公司工资总额之部分潜逃了。
    经过衙门调查,此人曾于普庆五年三月毒杀赤阳府李员外一家,将李员外一家的钱财盗取一空,作案后潜逃至今。
    第二天,俩人分赃潜逃,不久,王立峰在乌鲁木齐落网,廉景春逃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在东宁、穆棱、绥汾河和林口等地,来回租房居住,以次逃避警方抓捕。
    黄某惊闻龙某不治而亡,连夜潜逃至广东省东莞市,期间以收废品维持生计。
    潜逃时上身穿乳白色休闲上衣,内穿蓝色短袖圆领衫,下身穿浅色休闲裤。
    前天,上海崇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通过严格落实查控制度、缜密部署抓捕方案,成功查获一名负案潜逃百日的网上在逃人员。
    萧墙祸起哥哥砍伤弟弟潜逃四年。

    汉字详情

    qián [qian]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FW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OA
    四角: 3516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2) 同本义

    潜,涉水也。——《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

    潜龙。——《易·乾龙》

    潜虽伏矣。——《诗·小雅·正月》

    游鱼潜绿水。——曹植《情诗》

    沈潜相克。——《书·洪范》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潜水

    (4) 隐藏

    潜服贼器不入宫。——《周礼·阍人》

    潜醢以食夏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又

    潜避两炮台中。

    (5) 又如:潜晦(潜藏养晦。又指隐藏才能);潜德(韬养隐藏的内涵、美德);潜逸(隐逸);潜户(隐藏的洞穴);潜包,潜苞(包藏);潜光(隐藏光彩);潜名(隐姓埋名)

    (6) 深隐;隐居 。如:潜居草野(隐居在民间);潜而不用(小人当道,圣人只宜潜藏,不可有为);潜夫(隐者);潜升(谓或隐或显);潜户(深隐的门户)

    (7) 专心 。如:潜志(专心致志);潜研(专心钻研);潜修(专心修养);潜神(犹专心)

    (8) 潜入水中 。如:一只大水鼠从此岸潜下

    (9) 埋葬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山海经》

    (10) 暗流

    东望泑泽, 河水所潜也。——《山海经》

    (11) 又如:潜演(水在地下流动);潜源(潜伏着的水源)

    (12) 测量;探测

    形容词

    (1) 深;沉

    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

    (2) 又如:潜林(高深的树林);潜深(幽深隐蔽);潜渫(深浚);潜寐(深眠);潜运(深谋);潜润(深深沾惠)

    (3) 无形中 。如:潜毁(潜移默化地毁谤);潜息(无形中止息);潜移(无形中变化);潜溃(无形中毁坏)

    副词

    (1) 秘密地;暗中

    同恶潜谋。——《周书·文政》

    于是潜行而去。——《战国策·秦策》

    随风潜入夜。——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多潜易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封奏时潜易。

    (2) 又如:潜地(偷偷地);潜息(悄悄止息);潜目(偷看);潜使(秘密出使);潜师(秘密出兵);潜逸(秘密逃跑)

    英文翻译

    hide; hidden, secret, la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m4

    宋本广韵

    táo [tao]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IQPV
    五行:
    仓颉: YLMO
    四角: 323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 同本义

    逃,亡也。——《说文》

    许由逃之。——《庄子·外物》

    恒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处于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逃未及远。——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逃闪(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军(军队主将抛下军队独自逃走;逃兵)

    (4) 逃避,回避

    少则能逃之。——《孙子·谋攻》

    今我逃楚, 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左传·襄公十年》

    无所逃于天地间。——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逃税(逃避纳税);逃会;逃债;逃学;逃刑(逃避刑责)

    (6) 藏,隐匿 。如:逃禄(隐居不仕);逃世(避世。隐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隐居不仕);逃山(隐居)

    (7) 离开

    罢锄用又废,恋乡不忍逃。——唐· 司马札《锄草怨》

    (8) 又如:逃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逃徙(离乡逃奔他处居住);逃酒(逃避饮酒,离席先去);逃伍(充军者逃离部伍)

    (9) 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醉中往往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

    (10) 又如:逃禅(违背佛教戒律);逃墨(离弃墨子的学说)

    英文翻译

    escape, flee; abscond, dodg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2 tau2 [陆丰腔] to3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东莞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宝安腔] tau2 [梅县腔]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 潮州话:d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刀平聲開口一等dʰɑudau

    潜逃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