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亢

qián kàng [ qian kang]
繁体 潛亢
注音 ㄑ一ㄢˊ ㄎㄤˋ

词语释义

潜伏与高飞。

词语解释

  1. 潜伏与高飞。

    汉 扬雄 《法言·先知》:“刚则甈,柔则坯,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 李轨 注:“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

引证解释

⒈ 潜伏与高飞。

汉扬雄《法言·先知》:“刚则甈,柔则坯,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
李轨注:“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

潜亢的网络释义

潜亢

  • 潜亢,读音为qián kàng ㄑㄧㄢˊ ㄎㄤ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潜伏与高飞。
  • 汉字详情

    qián [qian]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FW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OA
    四角: 3516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2) 同本义

    潜,涉水也。——《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

    潜龙。——《易·乾龙》

    潜虽伏矣。——《诗·小雅·正月》

    游鱼潜绿水。——曹植《情诗》

    沈潜相克。——《书·洪范》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潜水

    (4) 隐藏

    潜服贼器不入宫。——《周礼·阍人》

    潜醢以食夏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又

    潜避两炮台中。

    (5) 又如:潜晦(潜藏养晦。又指隐藏才能);潜德(韬养隐藏的内涵、美德);潜逸(隐逸);潜户(隐藏的洞穴);潜包,潜苞(包藏);潜光(隐藏光彩);潜名(隐姓埋名)

    (6) 深隐;隐居 。如:潜居草野(隐居在民间);潜而不用(小人当道,圣人只宜潜藏,不可有为);潜夫(隐者);潜升(谓或隐或显);潜户(深隐的门户)

    (7) 专心 。如:潜志(专心致志);潜研(专心钻研);潜修(专心修养);潜神(犹专心)

    (8) 潜入水中 。如:一只大水鼠从此岸潜下

    (9) 埋葬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山海经》

    (10) 暗流

    东望泑泽, 河水所潜也。——《山海经》

    (11) 又如:潜演(水在地下流动);潜源(潜伏着的水源)

    (12) 测量;探测

    形容词

    (1) 深;沉

    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

    (2) 又如:潜林(高深的树林);潜深(幽深隐蔽);潜渫(深浚);潜寐(深眠);潜运(深谋);潜润(深深沾惠)

    (3) 无形中 。如:潜毁(潜移默化地毁谤);潜息(无形中止息);潜移(无形中变化);潜溃(无形中毁坏)

    副词

    (1) 秘密地;暗中

    同恶潜谋。——《周书·文政》

    于是潜行而去。——《战国策·秦策》

    随风潜入夜。——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多潜易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封奏时潜易。

    (2) 又如:潜地(偷偷地);潜息(悄悄止息);潜目(偷看);潜使(秘密出使);潜师(秘密出兵);潜逸(秘密逃跑)

    英文翻译

    hide; hidden, secret, la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m4

    宋本广韵

    kàng,háng [kang,hang]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YMB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HN
    四角: 00217

    详细解释

    kàng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①( gāng)本义:人颈的前部,喉咙 ②高)

    (2) 高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庄子·人间世》

    (3) 又如:亢爽(天高气爽;性格直爽);亢山(高山);亢言(高谈阔论);亢昂(高昂;激扬)

    (4) 刚强

    恕在朝八年,其议论亢直,皆此类也。——《三国志·杜恕传》

    (5) 又如:亢烈(刚毅);亢亮(刚直诚信);亢悍(刚烈强悍);亢藏(刚直孤僻)

    (6) 自高,无所屈

    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新唐书·文艺传上》

    (7) 又如:亢世(傲世);亢意(言恣意妄为);亢龙(本指骄横无德之君。借指热衷功名,铡愎躁进之人)

    (8) 干旱 。如:亢阳(指旱灾);亢厉(旱灾);亢叹(旱灾)

    名词

    (1) 星名,亢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第二宿

    亢宿四星。——《宋史·天文志三》

    (2) 姓

    副词

    (1) 极,达到最高的境界

    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元· 关汉卿《元曲选·窦娥冤》

    (2) 又如:亢宠(居于极尊贵之位);亢阳(阳气极盛;阳光过多,久不下雨,故天旱称亢阳);亢龙有悔(处于极尊贵之位,当戒慎其败悔);亢炎(非常炎热)

    动词

    (1) 抵御。通“抗”

    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左传·宣公十三年》

    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亢衡(对立相敌。也作抗衡);亢礼(彼此以平等的礼仪相待。也作“抗礼”);亢答(应对。指礼仪酬答)

    (3) 蔽,庇护

    吉不能亢身,焉能抗宗?——《左传·昭公元年》

    (4) 又如:亢宗(庇护宗族。后引申为光大门第)

    há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igh, proud; violent, excessive; skilled;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ko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g1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梅县腔] kong1 [宝安腔] kong5 | gong1 hong2 [客英字典] kong1 kong5 [台湾四县腔] gong1 kong5
    ◎ 潮州话:kang3 (khà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kangɣɔŋ

    潜亢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