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絮

piǎo xù [ piao xu]
注音 ㄆ一ㄠˇ ㄒㄨˋ

词语释义

漂洗丝棉絮。一说在水中击絮。

词语解释

  1. 漂洗丝棉絮。一说在水中击絮。

    宋 高似孙 《纬略》卷十一:“漂絮,击絮也。 宋景文公 诗‘药有不龟方,击絮管无妨’,亦以漂为击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繄桑饿夫,倒戈以卫 宣子 ;漂絮老媪,进食而哀王孙。”

引证解释

⒈ 漂洗丝棉絮。一说在水中击絮。 宋高似孙《纬略》卷十一:“漂絮,击絮也。

宋景文公诗‘药有不龟方,击絮管无妨’,亦以漂为击也。”
清周亮工《书影》卷八:“繄桑饿夫,倒戈以卫宣子 ;漂絮老媪,进食而哀王孙。”

漂絮的国语词典

制造丝棉时,将蚕丝捣烂铺在竹席上,放入水中漂洗,称为「漂絮」。

漂絮的网络释义

漂絮

  • 漂絮,拼音piāo xù,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纬略》,意思是漂洗丝棉絮。
  • 汉字详情

    piāo,piǎo,piào [piao]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SFI
    五行:
    吉凶:
    仓颉: EMWF
    四角: 31191

    详细解释

    piāo

    动词

    (1) (形声。从水,票声。本义:浮,浮流)

    (2) 同本义

    漂,浮也。——《说文》

    血流漂杵。——《伪书武成》

    漂通川之碄碄。——张衡《思玄赋》

    流血漂橹。——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漂泼(漂泊);漂泛(浮舟而行,随波飘流);漂拔(漂浮拔起);漂海(漂浮于海上);漂橹(漂浮船桨);漂激(漂流激动);漂杵(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4) 被水流、风或气流冲走、冲毁 。如:漂决(冲决;冲破);漂洗(冲没);漂溺(水深火热之苦难);漂荡(冲刷,冲;冲没淹没);漂啮(冲刷浸蚀)

    (5) 漂泊。流浪在外,东奔西走

    辞浮漂而不归。——陆机《文赋》

    (6) 又如:漂寄(暂时寄居);漂汩(漂浪,漂荡,漂薄,漂逢,漂零,漂泊);漂沉(漂泊沉沦);漂沦(漂泊流落);漂寓(湮泊寄居);漂泼(漂泊,行止不定)

    (7) 同“飘”。吹;使飘荡

    风其漂女。——《诗·郑风·萚兮》

    (8) 又如:漂曳(飘摆,摇曳);漂沫(谓泡沫飘飞);漂沸(飘动;飘流);漂落(漂零沦落);漂零(飘落,坠落);飘遥(随风摇动);漂荡(飘飞;飘扬);漂洒(漂零洒落)

    (9) 摇动;摇荡

    漂昆侖。——扬雄《长杨赋》。注:“摇荡之也。”

    (10) 又如:漂摇(动荡不安)

    形容词

    (1) 高远的样子 。如:漂然(高远的样子);漂撇(余音轻扬的样子)

    (2) 迅速;快疾

    迅漂巧兮。——王褒《洞箫赋》

    (3) 又如:漂疾(水流急涌快速)

    (4) 另见 piǎo;piào

    piǎo

    动词

    (1) 用水冲去杂质 。如:漂女(洗衣女);漂母(漂洗衣物的老母);漂絮(漂洗丝棉絮);把衣服漂干净

    (2) 用化学药剂使纤维或纺织品变白 。如:漂布

    (3) 另见 piāo;piào

    piào

    名词

    古水名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经》

    piào

    形容词

    迅疾 。如:漂疾(迅疾)

    动词

    (1) 落空,将要成功的事突然失败 。如:漂了(落空了)

    (2) 没付欠账

    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孽海花》

    (3) 另见 piāo;piǎo

    英文翻译

    float, drift; tossed ab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iu1 pi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au5 piau1 piau2 piu5 [陆丰腔] piau1 [梅县腔] piau2 piau5 [台湾四县腔] peu5 peu1 peu2 piu5 [东莞腔] piau3 piau1 [客语拼音字汇] peu1 peu2 peu4 piau1 piau1 piau2 piau4 [宝安腔] piau5 | piau1 [客英字典] piau1 piau5 [梅县腔] biau1
    ◎ 潮州话:〖piou1/piao1(phiau)〗 〖biê3/bio3(pìe)〗 〖piu3(phì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撫招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phjeu/phieupʰĭɛu
    [xu]
    部首: 627
    笔画: 12
    五笔: VKXI
    五行:
    吉凶:
    仓颉: VRVIF
    四角: 469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如声。本义:粗丝绵)

    (2) 同本义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败絮其中。

    (3)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4) 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5) 又如:絮帛(棉絮与布帛);絮棉;絮缕(棉絮与丝缕。泛指微细之物)

    (6) 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又如:芦絮;絮暖(指春暖絮飞之时);柳絮(柳花之飞絮)

    (8) 棉花

    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艺文类聚》

    (9) 头上巾

    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续方言疏证》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动词

    (1) 在衣服、被褥里铺丝棉、棉花等物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子夜吴歌四首》

    (2) 又如:絮衣(内铺丝棉的衣服);絮纩(棉袄,棉袍);絮袄(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形容词

    (1) 优弱寡断

    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 韩曰:公又絮。—— 清· 翟灏《通俗编》

    (2) 说话啰唆

    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所谓絮叨叨是也。——《通俗编·言笑》

    (3) 又如:絮絮答答(唠叨不休);絮咶(唠叨);絮絮聒聒(唠叨不休);絮繁(唠叨);絮气(形容文字牵扯烦琐,意思不鲜明)

    (4) 因多次重复而厌烦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红楼梦》

    (5) 又如:絮繁(厌烦)

    英文翻译

    waste cotton, raw silk or cotton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5 seoi6
    ◎ 客家话:[梅县腔] si5 [陆丰腔] cih1 [客语拼音字汇] sui1 xi4 [台湾四县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海陆丰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據去聲開口三等sioh/sivhsĭo

    漂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