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者

piāo bó zhě [piao bo zhe]

词语释义

多指离开家乡到处奔走,居无定所,到处流浪的人。

汉字详情

piāo,piǎo,piào [piao]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SFI
五行:
吉凶:
仓颉: EMWF
四角: 31191

详细解释

piāo

动词

(1) (形声。从水,票声。本义:浮,浮流)

(2) 同本义

漂,浮也。——《说文》

血流漂杵。——《伪书武成》

漂通川之碄碄。——张衡《思玄赋》

流血漂橹。——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漂泼(漂泊);漂泛(浮舟而行,随波飘流);漂拔(漂浮拔起);漂海(漂浮于海上);漂橹(漂浮船桨);漂激(漂流激动);漂杵(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4) 被水流、风或气流冲走、冲毁 。如:漂决(冲决;冲破);漂洗(冲没);漂溺(水深火热之苦难);漂荡(冲刷,冲;冲没淹没);漂啮(冲刷浸蚀)

(5) 漂泊。流浪在外,东奔西走

辞浮漂而不归。——陆机《文赋》

(6) 又如:漂寄(暂时寄居);漂汩(漂浪,漂荡,漂薄,漂逢,漂零,漂泊);漂沉(漂泊沉沦);漂沦(漂泊流落);漂寓(湮泊寄居);漂泼(漂泊,行止不定)

(7) 同“飘”。吹;使飘荡

风其漂女。——《诗·郑风·萚兮》

(8) 又如:漂曳(飘摆,摇曳);漂沫(谓泡沫飘飞);漂沸(飘动;飘流);漂落(漂零沦落);漂零(飘落,坠落);飘遥(随风摇动);漂荡(飘飞;飘扬);漂洒(漂零洒落)

(9) 摇动;摇荡

漂昆侖。——扬雄《长杨赋》。注:“摇荡之也。”

(10) 又如:漂摇(动荡不安)

形容词

(1) 高远的样子 。如:漂然(高远的样子);漂撇(余音轻扬的样子)

(2) 迅速;快疾

迅漂巧兮。——王褒《洞箫赋》

(3) 又如:漂疾(水流急涌快速)

(4) 另见 piǎo;piào

piǎo

动词

(1) 用水冲去杂质 。如:漂女(洗衣女);漂母(漂洗衣物的老母);漂絮(漂洗丝棉絮);把衣服漂干净

(2) 用化学药剂使纤维或纺织品变白 。如:漂布

(3) 另见 piāo;piào

piào

名词

古水名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经》

piào

形容词

迅疾 。如:漂疾(迅疾)

动词

(1) 落空,将要成功的事突然失败 。如:漂了(落空了)

(2) 没付欠账

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孽海花》

(3) 另见 piāo;piǎo

英文翻译

float, drift; tossed ab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iu1 pi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au5 piau1 piau2 piu5 [陆丰腔] piau1 [梅县腔] piau2 piau5 [台湾四县腔] peu5 peu1 peu2 piu5 [东莞腔] piau3 piau1 [客语拼音字汇] peu1 peu2 peu4 piau1 piau1 piau2 piau4 [宝安腔] piau5 | piau1 [客英字典] piau1 piau5 [梅县腔] biau1
◎ 潮州话:〖piou1/piao1(phiau)〗 〖biê3/bio3(pìe)〗 〖piu3(phì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撫招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phjeu/phieupʰĭɛu
bó,pō [bo,p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R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HA
四角: 36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白声。本义:停船)

(2) 同本义

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水经注·赣水》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泊船;泊舟(船停泊靠岸);泊步(埠头,码头);泊主(船家);船泊港外

(4) 栖止,停留

独泊灵台侧。——唐· 陈子昂《古意》

(5) 又如:漂泊

形容词

(1) 淡泊;恬静(心地安然,不为名利所动)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 又如:淡泊(不追求名利);泊如(水宽大的样子,恬淡无欲)

(3) 水白貌 。如:泊柏(水波,浪花)

(4) 通“薄”。轻微;不厚道

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论衡·率性》

(5) 又如:泊礼(薄礼);酒之厚泊

(6) 另见

英文翻译

anchor vessel; lie at anchor

方言集汇

◎ 粤语:bok6 paak3
◎ 客家话:[东莞腔] pak7 bok7 [陆丰腔] pok8 [梅县腔] pok7 [海陆丰腔]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沙头角腔] pak7 [客英字典] pok7 [宝安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ok7
◎ 潮州话:b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傍各鐸合入聲合口一等buakbʰuɑk
zhě [zhe]
部首: 418
笔画: 8
五笔: FTJF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KA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代词

(1)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 王衍《醉妆词》

(3)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4)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5)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指代事或物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7)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

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

助词

(1)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

(2)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3)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语气助词,表提顿。)——《列子·汤问》

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4)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5) 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老子》

(6) 表示祈使语气

琴童接下马者!——《西厢记》

(7) 表示商榷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 周之文致,用 夏之忠者。——《汉书》

(8) 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

(9) “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形容词

(1) 轻狂

一时甜如蜜,一时辣如椒,没定准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时了?——明· 冯梦龙《桂枝儿·者妓》

(2) 虚假,不老实

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水浒传》

(3) 通“诸”( zhū)。众多

相总要者官谋士。——《管子·君臣上》

天下遇,者监和。——《管子·五行》

者生无易由言。——《盐铁论·散不足》

名词

假借,借口

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了你和我哩!——《西游记》

英文翻译

that which; he who; those who

方言集汇

◎ 粤语:ze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3 [宝安腔] za3 [台湾四县腔] za3 [客英字典] zha3 [海陆丰腔] zha3 [陆丰腔] zha3 [东莞腔] za3 [梅县腔] zha3 [客语拼音字汇] za3
◎ 潮州话:z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也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tɕĭacjax/tj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