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杵

piāo chǔ [ piao chu]
注音 ㄆ一ㄠ ㄔㄨˇ

词语释义

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词语解释

  1. 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书·武成》:“会于 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孔颖达 疏:“自攻其后,必杀人不多;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前蜀 韦庄 《辛丑年》诗:“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瞿秋白 《荒漠里》:“汗血虽然‘漂杵’,诗人却立在杵上,正在乘长风破万里浪。”

引证解释

⒈ 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孔颖达疏:“自攻其后,必杀人不多;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前蜀韦庄《辛丑年》诗:“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瞿秋白《荒漠里》:“汗血虽然‘漂杵’,诗人却立在杵上,正在乘长风破万里浪。”

漂杵的网络释义

漂杵

  • 漂杵,解释: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孔颖达 疏:“自攻其后,必杀人不多;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杵,捣物的棒槌。这里杵是指古代战车上所用的一种长杆兵器。血流成河,长杆兵器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 漂杵造句

    赤壁之战,血流漂杵。
    君王一怒流血漂杵,然匹夫一怒也可白虹贯日,衡臣公,汝敢玉石俱焚否?
    我军骁勇善战;瓦窑堡一役;直杀得敌人血流漂杵。
    曹操望着自己军队被杀得血流漂杵,尸积如山,只好鸣金收兵,徐图东山再起。
    我们的孩子将被迫从戎,使他们此刻还在和平耕种的土地血流漂杵。
    两军短兵相接,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漂杵。
    敌军入城,大肆屠杀,一时血流漂杵。
    敌我双方势均力敌,厮杀的昏天黑地,血流漂杵。
    淝水之战,秦军大败,死伤无数,血流漂杵。
    杀人如麻,流血漂杵,此非其所愿。
    赛义夫在不甘示弱且杂乱的电视讲话中表示,政府将做出一些让步,但也警告利比亚有可能"血流漂杵",陷入混乱与内战。
    长平之战,白起击杀赵军四十余万,到处血流漂杵。
    闻君突发雅兴,不远万里,跋涉中原,所到之地,流血漂杵,神鬼俱泣,心中不胜惶恐。
    即一场灾难,大兵如市,人死如林,白骨露野,血流漂杵,每次都要形成“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一落,便将流血漂杵!半年多经历的事情接踵从眼前晃过,晃得王洵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淋漓。
    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即使在曾经流血漂杵的古战场,枪林弹雨的太平洋二战场,或者尸体横陈,埋葬死人的古墓里,也是他娘的一样……

    汉字详情

    piāo,piǎo,piào [piao]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SFI
    五行:
    吉凶:
    仓颉: EMWF
    四角: 31191

    详细解释

    piāo

    动词

    (1) (形声。从水,票声。本义:浮,浮流)

    (2) 同本义

    漂,浮也。——《说文》

    血流漂杵。——《伪书武成》

    漂通川之碄碄。——张衡《思玄赋》

    流血漂橹。——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漂泼(漂泊);漂泛(浮舟而行,随波飘流);漂拔(漂浮拔起);漂海(漂浮于海上);漂橹(漂浮船桨);漂激(漂流激动);漂杵(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4) 被水流、风或气流冲走、冲毁 。如:漂决(冲决;冲破);漂洗(冲没);漂溺(水深火热之苦难);漂荡(冲刷,冲;冲没淹没);漂啮(冲刷浸蚀)

    (5) 漂泊。流浪在外,东奔西走

    辞浮漂而不归。——陆机《文赋》

    (6) 又如:漂寄(暂时寄居);漂汩(漂浪,漂荡,漂薄,漂逢,漂零,漂泊);漂沉(漂泊沉沦);漂沦(漂泊流落);漂寓(湮泊寄居);漂泼(漂泊,行止不定)

    (7) 同“飘”。吹;使飘荡

    风其漂女。——《诗·郑风·萚兮》

    (8) 又如:漂曳(飘摆,摇曳);漂沫(谓泡沫飘飞);漂沸(飘动;飘流);漂落(漂零沦落);漂零(飘落,坠落);飘遥(随风摇动);漂荡(飘飞;飘扬);漂洒(漂零洒落)

    (9) 摇动;摇荡

    漂昆侖。——扬雄《长杨赋》。注:“摇荡之也。”

    (10) 又如:漂摇(动荡不安)

    形容词

    (1) 高远的样子 。如:漂然(高远的样子);漂撇(余音轻扬的样子)

    (2) 迅速;快疾

    迅漂巧兮。——王褒《洞箫赋》

    (3) 又如:漂疾(水流急涌快速)

    (4) 另见 piǎo;piào

    piǎo

    动词

    (1) 用水冲去杂质 。如:漂女(洗衣女);漂母(漂洗衣物的老母);漂絮(漂洗丝棉絮);把衣服漂干净

    (2) 用化学药剂使纤维或纺织品变白 。如:漂布

    (3) 另见 piāo;piào

    piào

    名词

    古水名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经》

    piào

    形容词

    迅疾 。如:漂疾(迅疾)

    动词

    (1) 落空,将要成功的事突然失败 。如:漂了(落空了)

    (2) 没付欠账

    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孽海花》

    (3) 另见 piāo;piǎo

    英文翻译

    float, drift; tossed ab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iu1 pi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au5 piau1 piau2 piu5 [陆丰腔] piau1 [梅县腔] piau2 piau5 [台湾四县腔] peu5 peu1 peu2 piu5 [东莞腔] piau3 piau1 [客语拼音字汇] peu1 peu2 peu4 piau1 piau1 piau2 piau4 [宝安腔] piau5 | piau1 [客英字典] piau1 piau5 [梅县腔] biau1
    ◎ 潮州话:〖piou1/piao1(phiau)〗 〖biê3/bio3(pìe)〗 〖piu3(phì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撫招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phjeu/phieupʰĭɛu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TFH
    五行:
    吉凶:
    仓颉: DOJ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5)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6)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动词

    (1)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英文翻译

    pestle; baton used beat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yu2 cyu5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cu3 [宝安腔] c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與上聲開口三等tɕʰĭochjox/tc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