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肩膀

liū jiān bǎng [ liu jian bang]
注音 ㄌ一ㄡ ㄐ一ㄢ ㄅㄤˇ

词语释义

溜肩膀,溜肩膀儿 liūjiānbǎng,liūjiānbǎngr

(1) 指人双肩向下垂斜的体态

sloping shoulders

(2) 〈方〉比喻态度不认真、马虎从事

lack a prope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irresponsible

词语解释

  1. 谓人两肩下垂。用以比喻不负责任。

    克非 《春潮急》九:“所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大多比较小声,而且抱着一种惋惜的心情,说他无论如何不该当溜肩膀,自己办错事情不担担子,反倒推给别人。”

引证解释

⒈ 谓人两肩下垂。用以比喻不负责任。

克非《春潮急》九:“所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大多比较小声,而且抱着一种惋惜的心情,说他无论如何不该当溜肩膀,自己办错事情不担担子,反倒推给别人。”

溜肩膀的国语词典

肩膀下垂。

如:「他溜肩膀又驼背,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的。」

溜肩膀的网络释义

溜肩膀

  • 溜肩膀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人两肩下垂。用以比喻不负责任。
  • 溜肩膀的翻译

    英语: sloping shoulders, irresponsible, work-shy

    溜肩膀造句

    汉子说,早就想闹,看前任队长溜肩膀,怕吓着他,就忍到现在。
    此外,父母有寒症、贫血、溜肩膀等遗传病的人易患此症。
    “你溜肩膀啊……”就又睡了过去。
    因此,首先要理顺各级政府的责任,合理划分各级投入比例,省市县不能“溜肩膀”,将责任推给乡村最基层。
    问题没被曝光时视而不见,一旦被曝光就百般推诿;日常工作没有个主心骨,面对追责又是个“溜肩膀”。
    “耐莉,我看,你呀,”她作梦似地继续说,“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啦:你有灰头发和溜肩膀。
    比起迎春的懦弱、惜春的无情,能碰上这样有担待、不溜肩膀儿,肯出头也能护着你的上司,真是职场幸事。
    此外,父母有寒症、贫血、溜肩膀的人易患此症。
    不许像别人一样活着;遇到矛盾纠纷,都是球员不对;我还特反感某些球员球队的上级和领导遇到事情溜肩膀推责任,拿年轻人当挡箭牌赶紧把自己洗干净的做法。
    才子上司做事反复无常,喜欢猜忌,上面批评来了马上溜肩膀,还动不动整人,这也很恐怖。
    领导干部当“溜肩膀”,就没了主心骨,队伍松松垮垮,失去战斗力,发展就停滞不前,甚至一团糟。
    这几年很流行的小男孩短发非常不适合神仙姐姐,没有长发的遮挡,溜肩膀更明显了。
    哎呀,汤女神原来是溜肩膀呀。
    他要是溜肩膀跑路,你也不过是运气平常,不比更多的人倒霉。
    抓走这个棕色头发、溜肩膀、名叫欧内斯特的间谍时,他的许多邻居都来宽慰他的太太,因为他看上去非常老实,样子极其普通。
    中国女人过去讲究溜肩膀,为了向西方靠拢,一度在衣服里塞垫肩。
    如若其中再有那么些错误决策、利益牵扯,到了问责之时,一些人更是“溜肩膀”,唯恐避之不及。

    汉字详情

    liū,liù [liu]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QY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HHW
    四角: 37162

    详细解释

    liū

    动词

    (1) 滑动 。如:溜缰(悄悄脱开缰绳而跑散);溜眼(溜眼睛。以眼传情);溜嘴(把不该说的话说出了嘴);溜槽;溜下;溜冰

    (2) 偷偷地走 。如:溜抽(脱身溜走);溜跑(偷偷地跑开);溜溜湫湫(躲躲闪闪,轻手轻脚的样子)

    (3) 瞟,偷偷地看

    说着,却把眼溜着金桂一笑。——《红楼梦》

    (4) 偷偷地拿

    差人各溜过几件细软东西。——《醒世恒言》

    (5) 略略热一下 。如:溜冷饭

    (6) 略微煮一下,或加淀粉汁急火快炒 。如:醋溜鱼

    (7) 逢迎,拍马;奉承 。如:溜钩子,亦作“溜沟子”、“溜勾子”(方言。钻营;奉承)

    (8) 鸣,叫

    闭凝盼,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的圆。——清· 孔尚任《桃花扇》

    形容词

    (1) 倾斜 。如:溜肩

    (2) 灵活;麻利 。如:溜撒(灵活;伶俐)

    副词

    〈方〉∶很,非常 。如:溜尖(很尖);溜光水滑(形容非常整洁,干净);溜明(非常明亮);溜净(非常干净)

    词缀词

    (1) 在形容词后,多叠用。如:灰溜溜;酸溜溜;直溜;匀溜

    (2) 另见 liù

    liù

    名词

    (1) (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又名“潭水”

    溜水出 郁林郡。——《说文》

    (3) 即今纵贯广西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4) 通“霤”。屋檐滴水处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5) 房顶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 。如:水溜

    (6)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

    这不是咱们这溜儿都装上自来水了吗?——老舍《龙须沟》

    (7) 又如:这溜儿果树很多

    动词

    (1) 液体向下流

    生犹悬水溜,死若波澜停。——南朝宋· 孔欣《置酒高堂上》

    (2) 斜视,瞥,迅速而短暂地看

    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 小红一溜。——《红楼梦》

    (3) 又如:溜瞅(斜着眼睛窥视);溜溜(瞟,斜视)

    (4) 操练 。如: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5) 通“遛”。漫步;游逛

    在那海棠树边,悄悄溜了三回。——田间《赶车传》

    (6) 传唤

    到十六日,叫小厮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儒林外史》

    (7) 又如:溜子(溜单。注明官衔的帖子)

    (8) 〈方〉∶涂抹、糊缝隙 。如:溜缝

    形容词

    (1) 水势迅猛

    黄河水溜,不是当耍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溜道(湍急的河道)

    (3) 行动迅速 。如:溜烟(形容跑得迅速);溜撒(行动迅速、敏捷)

    量词

    (1) 连串,条。用以表示成排、成条、成串的事物 。如:一溜鬃毛;一长溜红飘带;一溜房屋

    (2) 另见 liū

    英文翻译

    slide, glide, slip; slippery

    方言集汇

    ◎ 粤语:lau1 lau4 lau6 liu1
    ◎ 客家话:[宝安腔] liu5 [东莞腔] liu3 [台湾四县腔] liu5 liu1 [liu2] tiu5 [客英字典] liu5 [海陆丰腔] liu5 liu1 [liu2] tiu5 [客语拼音字汇] liu1 liu2 piu4 [梅县腔] liu1 liu3 liu5 t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救去聲開口三等liuh/liowlĭəu
    jiān [jian]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YNE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S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4) 动物的腿根部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5) 担子 。如:歇肩;息肩

    动词

    (1) 担荷 。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2) 任,任用

    肩,胜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3) 相提并论或等齐 。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量词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英文翻译

    shoulders; to shoulder;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i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e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kian1
    ◎ 潮州话:goiⁿ1 [揭阳、潮阳]g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賢先開平聲開口四等kamken
    bǎng,páng,pāng [bang,pang,pang]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UPY
    仓颉: BYB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bǎng

    (1) (形声。从肉,旁声。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十分腰围膀阔。——《水浒传》

    (3) 又如:膀阔腰圆;腰细膀宽

    (4) 臂膀。指肩和肘之间的手臂 。如:膀扇子(方言。臂膀)

    (5) 兽类或家畜腿的上部或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

    肉则羊膀豕胁,脂肤相半。——《初学记》

    (6) 鸟类等的翅膀

    pāng

    (1) 浮肿

    我头脸也膀了,腰腿也断了。——《野叟曝言》

    (2) 指(嘴或脸)向外突出、鼓起

    这王簪儿登时把那付奴脸,膀的有房梁高,也不搽脸了。——《金瓶梅词话》

    pá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upper arm; shoulder; 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2 p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ong2 [宝安腔] pong2pong3 [海陆丰腔] pong2 [客英字典] pong2 [沙头角腔] pong2 [梅县腔] bong3 [陆丰腔]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ong3 p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光唐開平聲開口一等bangb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