湴河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陷入泥淖之中。星命家用来比喻遭逢厄运。
《唐六典·太常寺·太卜署》“凡禄命之义六” 唐 李林甫 等注:“一曰禄,二曰命,三曰驛马,四曰纳音,五曰湴河,六曰月之宿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唐六典》述五行,有‘禄’、‘命’、‘驛马’、‘湴河’之目。人多不晓‘湴河’之义……湴,字书亦作‘埿’。按古文,埿,深泥也。术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如今之‘空亡’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湴河》:“湴河之义,正谓如行泥淖中。”
引证解释
⒈ 谓陷入泥淖之中。星命家用来比喻遭逢厄运。
引《唐六典·太常寺·太卜署》“凡禄命之义六” 唐李林甫等注:“一曰禄,二曰命,三曰驛马,四曰纳音,五曰湴河,六曰月之宿也。”
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唐六典》述五行,有‘禄’、‘命’、‘驛马’、‘湴河’之目。人多不晓‘湴河’之义……湴,字书亦作‘埿’。按古文,埿,深泥也。术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如今之‘空亡’也。”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湴河》:“湴河之义,正谓如行泥淖中。”
湴河的网络释义
湴河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方〉烂泥 。如:湴河(陷入泥淖之中。星命家用来比喻遭逢厄运);泥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n6 [客英字典] pan5 [台湾四县腔] pa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埿 | 蒲鑑 | 並 | 銜 | 去聲 | 陷 | 開口二等 | 銜 | 咸 | bramh/beamm | bʰa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如:河纪(指河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ho2 [陆丰腔] h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沙头角腔] ho2 [海陆丰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何 | 胡歌 | 匣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ɣɑ | gha/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