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烟波辽阔无际貌。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五代 张泌 《河传》词:“渺莽云水,惆悵暮帆,去程迢递。” 宋 叶适 《北村记》:“而来鸥去鸟,风帆浪楫,恣肆渺莽,不知其所穷。”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一:“引稽天之泽,苏渺莽之原。”
模糊不清楚貌。
宋 王安石 《梦黄吉甫》诗:“岁晚洲渚浄,水消烟渺莽。”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之二:“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明 袁宏道 《登定州开元寺塔》诗之二:“我醉中山酒,兴衰渺莽间。”
引证解释
⒈ 烟波辽阔无际貌。
引南朝宋鲍照《望水》诗:“河伯自矜大, 海若沉渺莽。”
五代张泌《河传》词:“渺莽云水,惆悵暮帆,去程迢递。”
宋叶适《北村记》:“而来鸥去鸟,风帆浪楫,恣肆渺莽,不知其所穷。”
清谭嗣同《仁学》二一:“引稽天之泽,苏渺莽之原。”
⒉ 模糊不清楚貌。
引宋王安石《梦黄吉甫》诗:“岁晚洲渚浄,水消烟渺莽。”
宋苏轼《和陶归园田居》之二:“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明袁宏道《登定州开元寺塔》诗之二:“我醉中山酒,兴衰渺莽间。”
渺莽的网络释义
渺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眇(
)声。本义:水面辽阔)(2) 同本义
四际渺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浩渺(形容水面辽阔);渺冥(渺远);渺弥(水流旷远的样子);渺漭(水势辽阔的样子);渺绵(水流不断的样子)
(4) 遥远;邈远;渺茫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5) 又如:渺茫(辽阔的样子;模糊不清;虚妄无凭;难以预期;没有把握;空虚);渺莽(烟波辽阔无际的样子);渺无人烟(一片渺茫,没有人家);渺漠(广漠无际)
(6) 微小;藐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7) 又如∶渺无影响(没有一点儿踪影);渺小(藐小;微小);渺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au3 [客英字典] miau3 [台湾四县腔] meu3 miau3 [宝安腔] miau1 miau3 [梅县腔] miau3 [客语拼音字汇] meu3 miau3 [东莞腔] miau1
◎ 潮州话:毛妖2(秒)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眇 | 亡沼 | 明 | 宵A | 上聲 | 篠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mjeux/miev | mĭɛ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2) 草丛
莽,草也。——《小尔雅》
暴骨如莽。——《左传·哀公元年》
在野曰草芒之臣。——《孟子》
罗千乘于林莽。——《汉书·扬雄传》
地饶广荐草莽水泉。——《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
伏戎于莽。——《易·同人》
(3) 又如: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莽渺(深远而渺茫的样子);莽草(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
(4) 草
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淮南子》
(5) 姓
形容词
(1) 茂密;盛多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也指众多的样子)
(3) 无涯际的样子
莽,大也。——《小尔雅》
何以为之莽莽也。——《吕氏春秋·知接》。注:“长大貌。”
平原莽千里。——谭嗣同《出潼关渡河》
(4) 又如:莽沆(水广大的样子);莽泱(辽阔广远的样子);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5) 渺茫;迷茫 。如:莽眇(迷茫);莽莽漠漠(模模糊糊);莽卤(模糊不明);莽苍苍(迷茫)
(6) 粗疏;鲁莽 。如:莽莽广广(莽莽撞撞);莽壮(卤莽);莽卤(粗疏;马虎)
(7) 大;猛烈 。如:莽壮(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ng3 [东莞腔] mong3 [宝安腔] mong3 [陆丰腔] mang3 [梅县腔] mang3 [客语拼音字汇] m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姥 | 莫補 | 明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mu | mox/m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