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霸
词语释义
渔霸
(1) 占有并出租渔船、鱼网等捕鱼工具或开办鱼行剥削和欺压渔民的恶霸
词语解释
旧时开办渔行或出租渔船、渔具以剥削、欺压渔民的恶霸。
杨朔 《黄海日出处》:“干了一年,到年底,她母亲去算工钱。渔霸不给钱,放出恶狗咬伤她母亲的脚后跟,把鞋也咬丢了。” 严辰 《老人与海》诗:“万恶的渔霸,就像那十二级风暴。”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开办渔行或出租渔船、渔具以剥削、欺压渔民的恶霸。
引杨朔《黄海日出处》:“干了一年,到年底,她母亲去算工钱。渔霸不给钱,放出恶狗咬伤她母亲的脚后跟,把鞋也咬丢了。”
严辰《老人与海》诗:“万恶的渔霸,就像那十二级风暴。”
渔霸的国语词典
用不法手段欺压渔民的恶霸。
渔霸的网络释义
渔霸
渔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2)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4)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5)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猎那样谋取、玩弄女性);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争,却让第三者坐收其利)
(6) 猎取,寻觅
小鸡在笼子里悠然地渔着食。——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
名
(1) 捕鱼的人
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南朝梁· 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诗》
(2) 又如:渔父之图(比喻行动之中别有所图);渔叟(渔翁);渔蓑(渔人的蓑衣);渔樵(渔人和樵夫);渔乡(渔民聚居的地区);渔阳三弄(渔阳三叠,渔阳曲,渔阳鼓,渔阳掺,渔阳操。均为渔阳参挝,鼓曲名);渔阳鼙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e5(hûr) [潮阳](ngû)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月。①(
)本义:阴历每月之初始见的月光。这个意义又写作“魄”。②古代诸侯之长)(2) 假借为伯。指古代诸侯联盟的盟主
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白虎通》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孙丑上》
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孟子·离娄·丁音》
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汉》
(3) 又如:春秋五霸;霸王请客;强留(歇后语)
(4) 依仗权势或实力横行一方的人
薛家系 金陵一霸。—— 曹雪芹《红楼梦》
(5) 又如:渔霸;恶霸
动词
(1) 称霸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礼记·祭法》
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各霸一方;独霸天下;霸道(指行事蛮不讲理)
(3) 霸占
硬把桦林山这座天生天化的东西霸成他自己的家产。——《吕梁英雄传》
(4) 过人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5 [客英字典] ba5 [沙头角腔] ba5 [客语拼音字汇] ba4 [梅县腔] ba5 [陆丰腔] ba5 [东莞腔] ba5 [台湾四县腔] ba5 [宝安腔] ba5
◎ 潮州话:b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霸 | 必駕 | 幫 | 麻二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h/peah | bʰ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