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渊薮
(1) 渊:深水,鱼住的地方;薮:水边的草地,兽住的地方。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
词语解释
渊,鱼聚之处;薮,兽聚之处。泛指人和事物集聚的地方。
《书·武成》:“今 商王 受 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藪。”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斯固素餐之窟宅,尸禄之渊藪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经典释文》:“《经典释文》,为古义之渊藪。” 艾青 《大西洋》诗:“多少年了, 大西洋 啊,成了大海盗的渊薮。”
聚集。
《南齐书·王晏传》:“令大息 德元 渊藪亡命,同恶相济,劒客成羣。” 清 恽敬 《与姚秋农》:“ 中州 人文渊藪,昔圣先贤流风在人,五兄课士之外,必有提唱发挥,守先待后之事。”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文物风俗,渊藪于此。”
谓深广。
《隶释·汉荆州刺史度尚碑》:“智含渊藪,仁隆春煖,义高秋云,行絜冰霜。”
犹深渊。
郭小川 《登九山》诗:“妄图把广大贫下中农重新投入黑暗的渊薮。”
犹根源。
宋 王安石 《赠陈君景初》诗:“堂堂 潁川 士,察脉极渊藪。” 明 李贽 《童心说》:“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藪也。”
引证解释
⒈ 渊,鱼聚之处;薮,兽聚之处。泛指人和事物集聚的地方。
引《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藪。”
唐刘知几《史通·辨职》:“斯固素餐之窟宅,尸禄之渊藪也。”
清何琇《樵香小记·经典释文》:“《经典释文》,为古义之渊藪。”
艾青《大西洋》诗:“多少年了, 大西洋啊,成了大海盗的渊薮。”
⒉ 聚集。
引《南齐书·王晏传》:“令大息德元渊藪亡命,同恶相济,劒客成羣。”
清恽敬《与姚秋农》:“中州人文渊藪,昔圣先贤流风在人,五兄课士之外,必有提唱发挥,守先待后之事。”
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下》:“文物风俗,渊藪于此。”
⒊ 谓深广。
引《隶释·汉荆州刺史度尚碑》:“智含渊藪,仁隆春煖,义高秋云,行絜冰霜。”
⒋ 犹深渊。
引郭小川《登九山》诗:“妄图把广大贫下中农重新投入黑暗的渊薮。”
⒌ 犹根源。
引宋王安石《赠陈君景初》诗:“堂堂潁川士,察脉极渊藪。”
明李贽《童心说》:“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藪也。”
渊薮的国语词典
渊,鱼所居之处。薮,兽所聚之处。渊薮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渊薮的网络释义
渊薮
渊薮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2) 同本义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3)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4) 深潭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 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涂(泥潭);渊潭(深潭);渊跃(龙在渊中跃动欲飞)
(6) 人或物聚集的处所
略茺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后汉书》
(7) 又如:渊府(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
形容词
(1) 深;深远;渊博
渊,深也。——《小尔雅》
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渊渊其渊。——《礼记·中庸》
(2) 又如:渊微(渊博细致、见微知著);渊才(渊博的才能);渊匠(学识,渊博的人);渊衷(内心);渊心(渊深的内心);渊玄(深邃;深奥);渊奥(深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ang1 uang1(iang uang) [潮州]iêng1 uêng1(ieng ue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2) 同本义
薮,大泽也。——《说文》
十薮。——《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
薮,物之归也。——《国语·周语下》
度山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书·武成》
山薮藏疾。——《左传·宣公十五年》。注:“薮是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
密迩奸薮。——郭璞《奏请平刑书》
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