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

qīng dào [ qing dao]
注音 ㄑ一ㄥ ㄉㄠˋ

词语释义

清道 qīngdào

(1) 打扫街道;扫除路障

clean the street

(2) 古代帝王或官吏外出时,使人在前引路,驱散行人

前驱清道。——· 邵长蘅《青门剩稿》
clean up the road

词语解释

  1. 清净无为之道。

    《文子·道原》:“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淮南子·原道训》:“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

  2. 又称净街。清除道路,驱散行人。旧时常于帝王、官员出行时行之。

    《尉缭子·将会》:“将军入营,即闭门清道。有敢行者,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南朝 梁 沉约 《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启路。”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市人譁而言曰:‘官方清道以迎洋鬼,其以吾民为鱼肉也!’” 鲁迅 《准风月谈·“推”的馀谈》:“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

  3. 清扫街道。如:清道夫。

引证解释

⒈ 清净无为之道。

《文子·道原》:“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
《淮南子·原道训》:“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

⒉ 又称净街。清除道路,驱散行人。旧时常于帝王、官员出行时行之。

《尉缭子·将会》:“将军入营,即闭门清道。有敢行者,诛。”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南朝梁沉约《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启路。”
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市人譁而言曰:‘官方清道以迎洋鬼,其以吾民为鱼肉也!’”
鲁迅《准风月谈·“推”的馀谈》:“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

⒊ 清扫街道。

如:清道夫。

清道的国语词典

清净无为的道理。

如:「清道夫」。

清道的网络释义

清道

  • 清道,指古代帝王或官吏外出时,使人在前引路,驱散行人。见《尉缭子·将会》:“将军入营,即闭门清道。有敢行者,诛。”
  • 清道的翻译

    英语: to clean the street, to clear the road (i.e. get rid of people for passage of royalty or VIP)​
    法语: nettoyer la rue, dégager la route

    清道造句

    修真界第一天才君落羽十五岁修得儒法,二十岁转修佛法,二十五岁在修真界佛法一道第一人,然后以佛入道,意外获得三清道统以及上古传承下来的仙丹灵药和天才地宝。
    清道光八年“入夏,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亡者”。
    我虽然用墨斗金线与秘法将棺木封死,但修者起尸,特别是太极玄清道以至太清之境的宁师妹,她若真的起尸成功。
    人就是这样,眼前的利益实在太诱人,导致他们忽略了长远的未来。所以他们才会为了一个眼前的人而义无反顾,却无法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未来而万死不辞。
    平溪区位于台北盆地外围偏远山区,清道光年间,当地族人经过辛勤开垦,使当地成为富足村落,宛如人间仙境。
    ,又搜名山碑版、道院抄存者,以补其缺,于清道光二。
    杨清显然注意到了莫小宝的这般变化,原本想要开口的许多话此刻都倏然沉寂,仿佛西方天边暝色的天空,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悲悯凄然。
    或轻骑游历街衢,亦不清道,百姓但避路而已,按辔徐行,谓百姓曰昔时天子深坐九重,在下事情,无由闻彻。
    1、燕麦,降胆固醇和降血脂。2、玉米,降低胆固醇并软化血管。3、葱蒜,有助于血栓的溶解。4、山药,防止动脉硬化。5、地瓜,肠道清道夫。6、红枣,提高机体抗氧化力。7、山楂。加强和调节心肌。8、苹果,排除体内多余钠盐,对维持血压、血脂有好处。
    念及于此,赵坤元也不敢大意,渡劫之术前世已有经验,上清道藏更有神机妙术,不仅可安然渡劫,还可以收纳劫雷为上清雷珠,日后还有大用。
    如此这般的闲情逸致,在熊飞飞看来,全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气息,因为所有的所有,结局都是消逝。
    会谈旨在为新宪法的正式商讨扫清道路。
    鼎新堂为朱村大厅,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三进两明堂,柱料粗壮,画梁雕栋,尤其牛腿雕刻图案格外精细传神。
    我们都是卑鄙的,这就是我们的症结所在,公爵和清道夫、整个民族都跟毛毛虫一样卑鄙。
    这房子的老样子和霉潮味,都会变成揪心裂胆的大手,让你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的在你的心中萦绕。
    为人正道、不搞歪道,要说到做到;办事公道、不走邪道,要直道清道;业务精道,能说出道道,要学到老道;宣传布道,要能言善道,要做向导引导。
    他说,他家自清道光年间从福建渡海抵台定居,在南投鹿谷乡世代务农。
    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
    二十年来,他一直相信,石油的价格最终会淘汰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为他的替代品扫清道路。
    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手段从而应对社会难题和为进步扫清道路。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