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

qīng yuè [ qing yue]
注音 ㄑ一ㄥ ㄩㄝˋ

词语释义

清越 qīngyuè

(1) 声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扬

北音清越。——· 苏轼《石钟山记》
清越的歌声
crystal

词语解释

  1. 清脆悠扬。

    《礼记·聘义》:“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得双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茅盾 《子夜》十九:“在梦中,他也听得清越的钟声。”

  2. 高超出众;清秀拔俗。

    《南史·梁贞惠世子方诸传》:“善谈玄,风采清越。” 清 钱青选 《红情·赠歌者细郎》词:“濯濯杨枝一种,韶华正清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薄暮偶出,见妇人跨驴来,少年从其后。妇约五十许,意致清越。”

引证解释

⒈ 清脆悠扬。

《礼记·聘义》:“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宋苏轼《石钟山记》:“得双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茅盾《子夜》十九:“在梦中,他也听得清越的钟声。”

⒉ 高超出众;清秀拔俗。

《南史·梁贞惠世子方诸传》:“善谈玄,风采清越。”
清钱青选《红情·赠歌者细郎》词:“濯濯杨枝一种,韶华正清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薄暮偶出,见妇人跨驴来,少年从其后。妇约五十许,意致清越。”

清越的国语词典

形容声音清脆悠扬。

清越的网络释义

清越 (汉语词汇)

  • 清越是汉语词汇,
  • 拼音:qīng yuè,
  • 解释为1、清脆悠扬。2.高超出众;清秀拔俗。
  • 清越的翻译

    英语: clear and melodious
    法语: clair et mélodieux

    清越造句

    清越的雏凤之声传出很远,一股自信与担当萦绕于心。
    宋清越想越觉得有这可能,虽说此女身材高挑修长,娇娆而绝色,冷艳而妩媚。
    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支跳跃的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
    黑暗中看不清前方有多长,熊清越走越觉得背上发凉,像是回到了九道山庄的那条密道中。
    每当重大仪式,便由优秀学子振响铜钟,其声清越悠远,象征十八中学子胸怀远大,必将振翮高飞。
    这一日傍晚,鬼哭山外围突然有一声清越的啸声在山间回荡不绝,啸声中满是畅快之意,却是江无涯出关所发。
    听得那女子一声叹息,却是清越婉转,哀而不伤,偏又深彻心扉,如点点秋雨,沁得心凉。
    中国传统文化赏评公益活动走进青岛世园会,百果山中奏响清越和雅的琴韵书声。
    其歌声清越如裂帛,妙音袅袅有着非凡的魔力,众人听之无不沉醉其中,在这乐音中能抛却杂念如临仙境。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飘扬的海风吹得他身上披风高高扬起,一身银甲白盔在碧空之下反射出耀目寒光,跃马征战的历练,在他温雅风华中增添了几分戎武之气,峻拔身姿,清越凌云。
    打开车窗,清冽的空气沁人肺腑,动听的鸟鸣扑耳而入,或清越、或函胡,或悠长、或短促,是绝妙的晨曲。
    湖边皑皑白雪,一袭白衣的女子静立于湖边,敛眉横笛,笛声清越婉转,哀而不伤,尤其在这天湖雪上,群峰围绕下听来,如清泉漱石,哓风朝露,有出尘乘风,飘飘欲仙之感。
    感若相似,身必同受。芦花枫叶,因秋而发,这是秉持虔诚,与自然呼应。走在人群中的我们,又怎能冷俊孤傲。那供佛的莲花凋谢,尚留馨香一缕,落于水中,则气息清越;焚于炉底,则沉凝厚重,形虽散了,魂却不朽。
    了昔日神通,真是说不出的痛快,胸中波涛激荡,不觉纵声长啸,啸声清越异常直激云霄,竟似将天上密布的云霭都激的散了。
    用我清越的歌用我真挚的诗,用一个自小温顺羞怯的女子,一生中所能,为你准备的极致,在传说里他们喜欢加上美满的结局,只有我才知道,隔着雾湿的芦苇,我是怎样目送着你渐渐远去。
    一声清脆悦耳的长鸣顿然响起,极似鹤鸣,悠扬清越,有直上动云霄之势,在船舱内缭绕不绝,很难想象这般声音是由这具小小的身体所发出。
    秀峰寺与对面的山遥遥相对,梵音清越,幢幡林立,仙气飘飘,让人的内心无比宽阔。
    黎明,天朗气清,晴雪茫茫,当初阳刚露出一弧艳红,整个无上三清宫中便响起了阵阵浑厚悠远之钟声,片刻,其余八脉山峰上亦响起阵阵清越鼎鸣,与钟声相和。
    云雾朦胧,将原本就飘然若仙家宝地的清越峰村托得更加神秘,在清越峰的道场中大半的一代弟子和所有二代弟子们都齐齐而至。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
    yuè [yue]
    部首: 716
    笔画: 12
    五笔: FHA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IV
    四角: 438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戉( 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2) 同本义

    越,度也。——《说文》

    越,渡也。——《广雅》

    越十七扼。——《吕氏春秋·长攻》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崖可越焉?——《楚辞·天问》

    越天都之胁。——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予越其右。

    越长城之限。——清· 姚鼐《登泰山记》

    越中岭。

    (3) 又如:越位;越度(跨越);越绝(越过,度过);越陌度阡(穿过田间小路);越冬(过冬)

    (4) 超越,跃过

    戒勿越。——《礼记·曲礼》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武王伐纣平话》

    (5) 又如:越墙而逃;越级升迁;越先(超过,超越)

    (6) 超过;超出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宣帝纪》

    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柳宗元《断刑论下》

    (7) 又如:越礼(不守礼规;超越礼仪范围);越次(越出位次;越出序列);越职;越分(超过本分);越俎(比喻逾越自己的职分而代人做事);越规(超越规范)

    (8) 传播,宣扬

    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9) 失坠;坠落

    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书·盘庚中》

    (10) 飘散;散失 。如:越香(散发的香气);越气(犹清香);越裂(散失;消散)

    (11) 劫夺,抢劫

    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书·康诰》

    (12) 又如:越货(抢劫财物)

    (13) 及、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副词

    (1) 愈…愈… 。如:越盘水越深(喻指迷不悟,越陷越深);越搀越醉(越扶越醉。酒醉的人若有人搀扶,醉意会更浓。比喻乘有人帮忙或劝说时,越发胡作非为);跳得越高,摔得越惨;真理越辩越明

    (2) 愈加 。如:越性(更加);越寂寂(十分寂静);越法(更加)

    (3) 〈助〉 无义

    越,于也。於也。——《广韵》

    越至于今。——《书·微子》

    越其罔有黍稷。——《书·盘庚上》

    越兹丽刑。——《书·吕刑》

    英文翻译

    exceed, go beyond; the more ...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t8 (ze1) [陆丰腔] jat8 [沙头角腔] jet8 [东莞腔] jet8 [宝安腔] jet8 [梅县腔] jat8 [客语拼音字汇] yad6 [客英字典] jet8 [台湾四县腔] jet8 (je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王伐月合入聲合口三等yat/hvatĭw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