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

qīng gē [ qing ge]
注音 ㄑ一ㄥ ㄍㄜ

词语释义

清歌 qīnggē

(1) 无乐器伴奏的歌唱

a cappella singing

(2) 清脆的歌声

clear song

词语解释

  1. 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汉 张衡 《思玄赋》:“双材悲於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晋书·乐志下》:“ 宋识 善击节唱和, 陈左 善清歌。” 宋 梅尧臣 《留题希深美桧亭》诗:“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2. 清亮的歌声。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轻体柔声,清歌妙舞。”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絃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唐 王勃 《三月上巳祓禊序》:“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清歌未了,鼙鼓喧闐起 范阳 。”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清歌变成了醉呓,妙舞已代以淫嬉。”

引证解释

⒈ 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於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晋书·乐志下》:“宋识善击节唱和, 陈左善清歌。”
宋梅尧臣《留题希深美桧亭》诗:“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⒉ 清亮的歌声。

晋葛洪《抱朴子·知止》:“轻体柔声,清歌妙舞。”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絃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唐王勃《三月上巳祓禊序》:“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
清洪昇《长生殿·传概》:“清歌未了,鼙鼓喧闐起范阳。”
瞿秋白《赤都心史》一:“清歌变成了醉呓,妙舞已代以淫嬉。”

清歌的国语词典

没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清歌的网络释义

清歌

  • 清歌:电子杂志
  • 清歌:汉语词汇
  • 清歌 (汉语词汇)

  • 清歌,汉语词汇。
  • 拼音:qīng gē
  • 释义:1、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2、清亮的歌声。3、挽歌。
  • 清歌造句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
    拉开窗帘,让心情追随风的脚步;清歌一曲,让快乐翩翩起舞;花前月下,让柔情频频回顾;谈笑之间,烦恼都化作虚无。周末了,放松自己,开心度。
    当日西施遨游、蹀廊闲步、采香幽径、斗鸡山坡,清歌妙舞馆娃宫中,醉月吟风姑苏台畔,不可说恩不深,不可说不知心。
    台上的美人,抚琴,清唱,琴声情深,清歌清扬。凌乱柠殇。
    烬罹天之蓝凤,聚火而成羽,凝焰而成心,雕狂炎而成清歌,碾烈风而成瞳光,敛四海之火晶而成爪喙……疆南炎风纵啸于汝之喉舌——‘凤歌’!羽千落。
    树萌绿翳,草铺翠锦,鸟唱清歌,泉弹琴瑟。僻野处处春意闹。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公子恒迎出府外,宾主把手言欢,美酒佳肴,清歌妙舞,笑声满堂,直到深夜才散。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可是,就是这样一株盈盈碧绿的柳树映入我的眼帘时,我的心竟倏地一颤,仿佛在满耳关西大汉的铜琶铁板之后,又聆听到了皓齿吴娃的一曲牙板清歌。
    五一劳动节到了,我送你“五个一”:一杯清酒解解困,一曲清歌消消闷,一壶清茶暖暖胃,一缕清风洗洗肺,一片清凉静静心。五一节快乐!
    今日有诗有酒,的确是难得的佳会,何不配以丝竹管弦,清歌妙舞,好让诸公尽兴。
    何处佳人清歌,风中余音袅袅,将白慎秋从沉沉的回忆中惊醒。
    薛天衣不理四周众人的嚷闹,低头轻声去问夏清歌,“你现在开车应该没问题吧?”。
    当今浩然楼除了总舵主宋清歌,当属总护法欧圣地位最高。
    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千杯尽一笑泯恩怨,梦流光思华年,清歌一曲罢无言,叹红尘风雨路三千,曲未终人已散,遗世而独立无眠。音频怪物。
    蓦地一阵清歌飞扬,端的有裂石停云之音,霓裳羽衣之妙。
    美酒佳肴,清歌妙舞,鄙人遇此,如在天上。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怀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
    [ge]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SKS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RNO
    四角: 176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鸣叫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歌曲;歌词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英文翻译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