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丈

qīng zhàng [ qing zhang]
注音 ㄑ一ㄥ ㄓㄤˋ

词语释义

谓详细地测量土地。

词语解释

  1. 谓详细地测量土地。

    明 张居正 《答山东巡抚何来山书》:“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僕在位,务为一了百当,若但草草了事,可惜此时,徒为虚文耳。”《明史·梁材传》:“御史 郭弘化 言天下土田视国初减半,宜通行清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成给事》:“﹝ 成给事中 ﹞在省中无他建白,惟请遣官清丈 蜀 省田,增加赋税。”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四:“第二是清丈土地,办法是除了政权,各团体干部参加外,每二十户选个代表共同丈量。”

引证解释

⒈ 谓详细地测量土地。

明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书》:“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僕在位,务为一了百当,若但草草了事,可惜此时,徒为虚文耳。”
《明史·梁材传》:“御史郭弘化言天下土田视国初减半,宜通行清丈。”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六·成给事》:“﹝成给事中﹞在省中无他建白,惟请遣官清丈蜀省田,增加赋税。”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四:“第二是清丈土地,办法是除了政权,各团体干部参加外,每二十户选个代表共同丈量。”

清丈的国语词典

对土地做详细的丈量。

清丈的网络释义

清丈

  • 清丈,读音qīng zhà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仔细的丈量土地。
  • 清丈造句

    非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罗大叔是怎么了。
    光绪十三年,彰化县属十三堡亦进行清丈,不幸引发施九缎之役。
    清丈全国田亩面积,使得税收公平,不致像以前那样由穷人负担过分的钱粮而官僚豪强却不交税。
    九月,颁均田令,清丈田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草民便一这农业法为例说一下,比如全国清丈土地,最后统一分配,那些贵族可以多分一些土地,但是所得土地只能是劣质土地。
    太子守南京,监督重新清丈土地造册,筹运粮草,安抚百官,颇为辛劳。
    王洋见于连清没有动静,转身走到一边用飞剑劈倒一棵碗口粗的树,裁成小段,在距离于连清丈许远的地方,堆积成两大堆,然后凝聚出火球,点燃了柴堆。
    在专业测绘人员的帮助下,村里重新清丈了土地。
    王清丈夫沈亚东称,妻子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说不严重。
    颁布《清丈地亩条例》,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清查核实地亩。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
    zhàng [zhang]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K
    四角: 50000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丈,十尺也。——《说文》

    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小尔雅》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白发三千丈。——唐· 李白《秋浦歌》

    百丈冰。——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锥传》

    (2) 又如:丈尺(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丈六(一丈六尺);丈二(一丈二尺);丈数(一丈多;丈把)

    名词

    (1)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丈者,长也。——《大戴礼记》

    (2) 又如:丈人行(父辈;长辈);丈母(丈母娘,丈妈,岳母);丈丈(对尊长的敬称);老丈;岳丈

    (3) 丈夫 。常用于称姑、姨、姐、妹之夫。如:姑丈;丈夫女(女中丈夫;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丈夫儿(男子汉);丈夫子(儿子;男孩);丈夫汉(男子汉);姐丈;妹丈

    动词

    (1) 扶,倚。后作“杖”

    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别用杖通。——《六书正伪》

    (2) 测量土地 。如:丈田分地

    英文翻译

    unit of length equal 3.3 meters; gentleman,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宝安腔] cong3 | cong1 [沙头角腔] cong1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cong4 [海陆丰腔] chong6 [台湾四县腔] cong5 [梅县腔] chong5 [东莞腔] cong3 [客英字典] chong5 [陆丰腔] chong6
    ◎ 潮州话:deng6 (tũrng 旧时:tñg ) ziang6(chĩang) diên6/dion6(t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driangx/diankɖʰ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