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沐浴时,亲友向浴盆中投置铜钱等物,以表示祝福,称“添盆”。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於盆中,下菓子綵钱葱蒜等,用数丈綵绕之,名曰围盆。以釵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於水中,谓之添盆。”《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看孩子‘洗三’的亲眷们,也有银子的,也有铜钱的,厚薄不等,都着在盆裡,叫是‘添盆’。临了都是老娘婆收得去的。”
引证解释
⒈ 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沐浴时,亲友向浴盆中投置铜钱等物,以表示祝福,称“添盆”。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於盆中,下菓子綵钱葱蒜等,用数丈綵绕之,名曰围盆。以釵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於水中,谓之添盆。”
《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看孩子‘洗三’的亲眷们,也有银子的,也有铜钱的,厚薄不等,都着在盆裡,叫是‘添盆’。临了都是老娘婆收得去的。”
添盆的国语词典
一种古代风俗。婴儿出生后三日或满月时行浴儿礼,亲友投置铜钱等物于浴盆中以为祝福。
添盆的网络释义
添盆
添盆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忝声。本义:增加,增补)
(2) 同本义 。
(3) 如:添嘴送舌(添言加语;搬弄是非);
(4) 〈方〉∶生育 。
(5) 如:她最近添了一个女孩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tiam1 [海陆丰腔] tiam1 [梅县腔] tiam1 [沙头角腔] tiam1 [客语拼音字汇] tiam1 [陆丰腔] tiam1 [东莞腔] tiam1 [台湾四县腔] tiam1 [客英字典] ti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添 | 他兼 | 透 | 添 | 平聲 | 鹽 | 開口四等 | 咸 | 添 | tʰiem | the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2) 同本义
盆,盎也。——《说文》
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考工记·陶人》
与其盆簝。——《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炭盆(烧木炭的火盆);脸盆;大铜盆(一种较浅的口大底小的盛器,多为圆形);盆吊(把囚犯倒吊处死的一种酷刑);盆冤(覆盆之冤,喻指蒙受莫白之冤);盆口精熟(精通、熟悉赌博的门道)
(4) 古代量器。容量为古制十二斗八升
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荀子》
(5) 古炊器
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记·食货志》
(6) 姓
动词
(1) 把物浸在水盆里
夫人缫,三盆手。——《礼记》
(2) 水上涌四溢。也作“湓”
青、 冀之域淫雨漏河, 徐、 岱之滨海水盆溢。—— 汉· 陈忠《因灾异上疏劾中侍伯荣》
量词
(1) 古代计算量盆所盛数量的单位。古制十二斗八升为一盆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获之。——《荀子》
(2) 计算一般容器盆所盛数量的单位
予购三百盆。——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两盆鲜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pun3 [客英字典] pun2 [海陆丰腔] pun2 [宝安腔] pun2 [台湾四县腔] pun2 [梅县腔] pun2 [沙头角腔] pun2 [东莞腔] pun2 [客语拼音字汇] p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盆 | 蒲奔 | 並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buon | bʰu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