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混纺
(1)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在一起纺织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纤维混合在一起纺织。混纺可以节约较贵重的原料,或使纺织品具有某种新的性能。(2)混纺的纺织品。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对混纺和有色衣服,应使用氧漂白剂。
2、另一的方兴未艾的毛巾趋势就是木纤维与绵的混纺。
3、经济衰退期间,服装零售商和生产商减少褶边及尝试混纺来削减服装成本。
4、混纺威胁如果一个或多个网络服务的战功,武功,或者阻止进入,这些服务直到补丁适用。
5、可悲的是,虽然许多幸存者被关在同混纺基督教。
6、本文研究总结了部分羽绒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测试了各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剩余组分的修正系数。
7、在一个英俊的一个豪华的棉丝混纺的格纹图案精雕细琢,我们的报童夹克结合经典舒适复古风格上的链接。
8、专利工艺混纺两大类化合物成一个刹车垫,为更好地刹车,再垫使用寿命以及更少环磨损。
9、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和库贝尔卡-芒克理论,设计了一种利用分光光度计和测色仪测定混纺织物同浴染色上染速率曲线的方法。
10、匹染低温染色工艺的应用,改善了羊绒织物手感、光泽、鲜艳度,提高了织物的强力,解决了混纺产品染色毡缩问题;
11、研究澳大利亚半细羊毛和细旦涤纶纤维混纺工艺技术。
12、混纺豆蔻、肉桂再撒下了苹果。
13、文章介绍了纽代尔及棕棉纤维的特性,混纺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主要工艺参数。
14、这件连衣裙是丝毛混纺的。
15、适用于棉、涤、化纤及混纺的合股加工,把不同规格开状的原料筒子,将两股或者三股的纱线并合在倍捻机上加工的平行圆柱筒子。
16、全聚材料比棉混纺聚要糟糕的多。
17、我们公司位于义乌,生产棉、毛、尼龙等混纺的男袜、女袜、童袜及其他针织产品。
18、然后对弹性纤维的混纺变体织物也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19、涤纶和棉的混纺织物。
20、一个英俊的丝绸,棉混纺的经典装修高尔夫球裤是在遗产人字形编织设计为平滑的轮廓和最大的运动上的联系,缓解。
21、将大麻纤维与柞蚕丝落绵通过一定比例混纺,可集两种纤维的优点于一身。
22、介绍了中长型大豆蛋白纤维与中长型高收缩涤纶纤维混纺仿毛织物的生产工艺。
23、将棉与竹纤维混纺,并配合合理工艺,其制品可以兼具时尚和经济的双重价值。
24、文章研究了利用卤素水分测定仪对混纺样品进行快速定量测试的实验过程,并分析了结果。
25、目前,我国乃至国际上对一些新型纺织纤维尚未有统一的测试混纺含量的方法及标准。
26、通过分析,认为PTT弹性长丝包芯纱线及短纤维混纺纱线的筒子染色关键,是使其充分收缩,以达到适宜弹性;
27、为了探讨大豆蛋白纤维、长绒棉及细特涤纶纤维细号混纺针织纱生产工艺,介绍了纤维的性能特点、纺纱工艺流程;
28、优选了四种纤维混纺比例,确定了混和方案和纺纱工艺流程。
混纺的国语词典
用不同种类的化学纤维或天然纤维混合纺织的工艺。可节省较贵重的原料,或增加新品种等。
混纺的网络释义
混纺
混纺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hún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昆声。本义:水势盛大)
(2) 同本义
混,丰流也。——《说文》
汩乎混流。——司马相如《子虚赋》
或混沦乎泥沙。——郭璞《江赋》
(3) 又如:混沦(水旋转的样子);混澒(水流漫涌回旋的样子);混瀁(水大无边的样子)
(4) 浑浊,水多泥多杂质而不清澈
时混混兮浇饡。——《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注:“混混,浊也。”
玄混之中。——《文选·班固·典引》
(5) 又如:混混(浑浊);混秽(使混浊污秽);混浑(浑浊不清)
(6) 糊涂 。如:混混沌沌(迷糊不清醒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混混(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7) 胡乱 。如:混说八道(胡说八道);混说(胡说)
副词
(1) 全部。同“浑”
辑政蹈故,混不加修。——明· 方孝孺《张彦辉文集序》
(2) 整个。同“浑”
(3) 另见
hùn
动词
(1) 混同,混合搀杂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国语·周语下》
吿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管子·侈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
天下混而为一。——《淮南子·览冥》
六合既混。——《太玄·玄图》
混逐蔓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混融(混和。混和融合);混淆(混杂);混挠(混杂;搅乱);混缠(搅在一起;纠缠);混羼(混杂;搀杂)
(3) 用武力统一 。如:混并(合并;统一);混齐(统一;混同)
(4) 闹;搅乱 。如:混渎(胡乱纠缠);混践(打扰;糟踏);混扰(随意打扰);混搅(胡闹)
(5) 苟且度日;苟且谋取 。如:混穷(苟且度过穷困的日子);混营子(为谋生而当兵)
(6) 欺骗,企图蒙混过关 。如:混赖(用蒙骗的手段占为己有;蒙混抵赖);混冒(蒙混冒充)
(7) 冒充 。如:鱼目混珠;混他的招牌
(8) 埋伏,躲藏 。如:混在其中的叛徒
(9)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5 fun3 gun3 [东莞腔] kun2 [台湾四县腔] fun5 fun3 gun3 [梅县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4 kun1 [宝安腔] kun3 [客英字典] fun3 gw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混 | 胡本 | 匣 | 魂 | 上聲 | 阮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ɣuən | ghuonx/huo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方声。本义:将丝麻纤维制成纱或线)(2) 同本义
纺,网丝也。——《说文》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如:纺绩(纺纱与绩麻);纺手(指纺纱、纺线的人);纺缉(纺丝和缉麻)
(4) 通“绷”。捆绑,悬挂;束缚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国语·晋语》。 韦昭注:“纺,悬也。”
名词
(1) 绸属;素纱 。古指素色纱绢
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仪礼·聘礼》
(2) 又指平纹丝绸织物。如:纺绸(丝织品名。质地柔软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