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混成旅。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新军之成立》:“改 湖北 护军营、武建营为第八镇及第二十一混成协;保 张彪 为第八镇统制, 黎元洪 升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章裕昆 《群治学社之进展》:“适四十一标三营管带 曹进 调升 江苏 陆军第二十三混成协四十六标统带。”参见“ 混成旅 ”。
引证解释
⒈ 即混成旅。参见“混成旅”。
引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新军之成立》:“改湖北护军营、武建营为第八镇及第二十一混成协;保张彪为第八镇统制, 黎元洪升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章裕昆《群治学社之进展》:“适四十一标三营管带曹进调升江苏陆军第二十三混成协四十六标统带。”
混成协的网络释义
混成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hún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昆声。本义:水势盛大)
(2) 同本义
混,丰流也。——《说文》
汩乎混流。——司马相如《子虚赋》
或混沦乎泥沙。——郭璞《江赋》
(3) 又如:混沦(水旋转的样子);混澒(水流漫涌回旋的样子);混瀁(水大无边的样子)
(4) 浑浊,水多泥多杂质而不清澈
时混混兮浇饡。——《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注:“混混,浊也。”
玄混之中。——《文选·班固·典引》
(5) 又如:混混(浑浊);混秽(使混浊污秽);混浑(浑浊不清)
(6) 糊涂 。如:混混沌沌(迷糊不清醒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混混(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7) 胡乱 。如:混说八道(胡说八道);混说(胡说)
副词
(1) 全部。同“浑”
辑政蹈故,混不加修。——明· 方孝孺《张彦辉文集序》
(2) 整个。同“浑”
(3) 另见
hùn
动词
(1) 混同,混合搀杂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国语·周语下》
吿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管子·侈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
天下混而为一。——《淮南子·览冥》
六合既混。——《太玄·玄图》
混逐蔓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混融(混和。混和融合);混淆(混杂);混挠(混杂;搅乱);混缠(搅在一起;纠缠);混羼(混杂;搀杂)
(3) 用武力统一 。如:混并(合并;统一);混齐(统一;混同)
(4) 闹;搅乱 。如:混渎(胡乱纠缠);混践(打扰;糟踏);混扰(随意打扰);混搅(胡闹)
(5) 苟且度日;苟且谋取 。如:混穷(苟且度过穷困的日子);混营子(为谋生而当兵)
(6) 欺骗,企图蒙混过关 。如:混赖(用蒙骗的手段占为己有;蒙混抵赖);混冒(蒙混冒充)
(7) 冒充 。如:鱼目混珠;混他的招牌
(8) 埋伏,躲藏 。如:混在其中的叛徒
(9)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5 fun3 gun3 [东莞腔] kun2 [台湾四县腔] fun5 fun3 gun3 [梅县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4 kun1 [宝安腔] kun3 [客英字典] fun3 gw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混 | 胡本 | 匣 | 魂 | 上聲 | 阮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ɣuən | ghuonx/huoo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成 | 是征 | 常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zjeng | ʑĭɛŋ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
)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2) 同本义
協,众之同和也。——《说文》
协和万邦。——《书·尧典》。传:“合也。”
协用五纪。——《书·洪范》。传:“和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与彼协心。
协规同力。
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
(3) 又如:协允(合理公平);协气(和气);协恭(友好而同心协力);协睦;协畅;协调;协泰(协和安泰)
(4) 合;共同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注:“同也。”
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书·盘庚下》。孔传:“汝无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5) 又如:协谋(共同谋略);协爱(共同热爱);协庆(共同庆贺);协比(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即朋比)
动词
(1) 调和;调整
协此四国。——《礼记·孔子闲居》
(2) 又如:协正(调整而使之正确);协序(调和使有规律);协律(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顺(调和使如意)
(3) 帮助 。如:协饷(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协济(接济);协飞熊(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占卜得要贤臣。后果遇姜尚。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
(4) 顺服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书·微子之命》
(5) 又如:协从;协附(依附);协服
(6) 用同“胁”。逼迫
余皆协从。——《金声玉振集》
(7) 怀抱 。如:协孕(怀孕);协私网上;协情
(8) 符合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国语·周语上》
(9) 又如:协韵(符合韵律);协义(符合礼义);协句(协韵);协中(符合中庸)
(10) 合并 。如:协意(合成一种意义)
(11) 勾结 。如:协党(结党);协比(勾结)
名词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2) 又如:协台(副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iab8 (hîap) 「澄海」hiag8 (hî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