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迟

líng chí [ling chi]

词语释义

1.衰退;衰败。晋葛洪 《抱朴子·刺骄》:“道化凌迟,流遁遂往,贤士儒者,所宜共惜。”《梁书·侯景传》:“兼属 魏国 凌迟,外无勍敌,故能西取 华陵 ,北封 淮泗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日之事,反正而兴之在陛下,其遂凌迟不振,亦在陛下。”2.俗称剐刑。封建时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始于 五代 , 清 末始废。《宋史·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凌,一本作“ 凌 ”。 清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香洲先生》:“忽命舆大搜 张 室,得木杵於牀下,血痕殷然,尺寸与格伤合,遂定以凌迟详报。”《清史稿·诸王传六·允禩》:“ 张明德 坐凌迟处死。”

汉字详情

líng [l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FWT
五行:
仓颉: EGC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同“凌 2 ”

英文翻译

pass over, cross, travers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 潮州话:罗英5(龙)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膺平聲開口三等lĭəŋling/liong
chí [chi]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NY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SO
四角: 3730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慢慢走)

(2) 同本义。泛指慢

迟,徐行也。——《说文》

迟,缓也。——《广雅》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迟归有待。——《易·归妹》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4)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5) 迟疑;犹豫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晚

迟,晚也。——《广雅》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7)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8) 早 。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9) 长久

昭假迟迟。——《诗·商颂·长发》

(10) 又如:迟久(长久)

英文翻译

late, tardy; slow;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