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淤泥形成的滩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凡潢污洄互,壅积泥滓,水退皆成淤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清丈·总论》:“临山濒水,涨荡淤滩,不无开垦耕种,隐漏税粮。”
引证解释
⒈ 淤泥形成的滩地。
引元王祯《农书》卷十一:“凡潢污洄互,壅积泥滓,水退皆成淤滩。”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清丈·总论》:“临山濒水,涨荡淤滩,不无开垦耕种,隐漏税粮。”
淤滩的网络释义
淤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於(
)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2) 同本义
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汉书》
(3) 又如: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引淤肥田
(4) 泥沙冲积成的地带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宋· 苏轼《河复》
动词
(1) 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阳武县民 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溉…以助兴修。——《宋史·河渠志》
(2) 又如:淤田(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 滞塞,不流通
淤,淀滓浊泥也。——《说文》。字亦作“阏”。
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汉书·沟洫志》。注:“阏,读与淤同…填阏,谓壅泥也。”
(4)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积不流); 淤阏(堵塞。水流不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wu1 ji2 [梅县腔] j1 [海陆丰腔] wu1 ri2 [东莞腔] ji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vu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余3(饫)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於 | 央居 | 影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qio/iv | ʔ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难声。本义: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2) 同本义
却放轻舟下急滩。——《唐崔道融溪夜诗》
滩,水滩。——《广韵·平声寒韵》
(3) 按,“滩濑”的“滩”是后起字,是“湍”的音转。又如:滩燀(水中沙滩);滩碛(浅水下的沙石滩);滩声,滩响(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4) 滩头。指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唐· 岑参《江上阻风雨》
惊起一滩鸥鹭。——宋· 李清照《如梦令》
(5) 等级
这种奴隶叫作“三滩娃子”。滩是等级的意思。管家娃子为头滩,普通娃子为二滩,娃子的娃子为三滩。——郭沫若《十批判书》
量词
用于在平面上成灘的東西
鼻子流出一大灘血。——楊朔《亂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