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

lín bā jié [lin ba jie]
繁体 淋巴結
注音 ㄌ一ㄣˊ ㄅㄚ ㄐ一ˋ

词语释义

淋巴结 línbājié

(1) 淋巴管通往静脉间的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多成群分布于颈、腋窝、腹股沟、肠系膜及大血管附近。产生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又能作为滤器清除淋巴液中的细菌、病毒或瘤细胞

lymph node (gland)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的豆状小体,分布在淋巴管的径路中,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最多,能产生淋巴球并有过滤的作用,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有害微生物。旧称淋巴腺。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些细胞取代正常的骨髓和淋巴结细胞。
2、在此阶段,癌症已经穿透了结肠壁,但是还没有扩散出结肠进入到淋巴结或其他附近的器官组织。
3、这些可能就是淋巴结。
4、科学家们用荧光疟原虫追踪了它们在老鼠体内的移动,他们发现,这些寄生虫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光是在淋巴结中度过的。
5、他们还可能有淋巴结肿大,嗜睡和眩晕等症状。
6、在女儿婚礼的前一周他进行了手术。但是一个月以后,医生告诉他,他已经是癌症晚期,体内的癌细胞已扩散到肝脏和淋巴结。
7、脖子上的几个淋巴结被切除之后,紧随其后的放射治疗已使我的淋巴系统无法排除脑袋里的积液。
8、对于那些做过淋巴结活检的病人,五年之后的存活率为84%,而那些没有做过活检的病人存活率为69%。
9、多数病例无症状或症状温和,但可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脸色苍白、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肿胀以及腹部或胸部疼痛。
10、医生第二次又切除了他身上的两个黑素瘤,一个长在太阳穴上,另一个长在他的左臂上。幸好他至少有一个淋巴结是健康的,说明癌细胞应该还没有扩散。
11、接下来,他又向我们展示了系细胞通过怎样的渠道扩散到淋巴结的。
12、这种癌病感染对象是淋巴细胞(属于白血细胞的一种类型),其病症特点是淋巴结增大,高烧和体重锐减。
13、继发性淀粉样变首先侵犯肾脏,脾脏,肝脏和淋巴结,其他器官也有所累及,治疗原发疾病可能有效阻止淀粉样变的病情进展。
14、然而,在我作为一名医学学生的第一年里,我看着一具尸体,学习包含在里面的同名淋巴结、动脉和静脉,还有部分的臂神经丛。
15、另一个选择是更为激进的方法,就是连同大部分淋巴结一起切除的根治性手术。
16、在我作为医学生的第一年,然而我看着一具死尸学到里面的淋巴结,动脉和血管,包括内在的臂神经丛。
17、或者,医生可以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摘除大量淋巴结,但这样会导致肩痛和手臂永久性肿胀。
18、急性期症状有皮肤炎症、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往往伴随慢性淋巴水肿。
19、随着感染逐渐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其它体征和症状,如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和咳嗽等。
20、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HL的常见症状包括淋巴结,脾增大,发热,体重减轻,疲乏,或夜汗。
21、收集子宫颈淋巴结,化验淋巴细胞增殖率和癌肿杀伤激动素的产生。
22、某电子邮件称,止汗剂会阻碍你体内的毒素排出,毒素在淋巴结处堆积而导致乳腺癌。
23、急性发作期症状为局部皮肤炎症、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经常伴随慢性淋巴水肿或象皮病。
24、外周循环中大多是T淋巴细胞,但T细胞也存在于脾和淋巴结中。
25、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原发肿瘤的扩散程度(T);淋巴结的转移程度(N)和是否有了其他器官的转移(M)。
26、医生传统疗法会摘除大部分淋巴结,以消除所有癌细胞。
27、内窥镜超声检查由介入治疗专业人员实施,以便实时观察淋巴结与原发肿瘤的病变情况。

淋巴结的国语词典

淋巴组织分布于淋巴管径路中的豆形或卵形构造。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多。能产生淋巴细胞,并具有过滤异物、吞噬病菌及造血的作用。

淋巴结的网络释义

淋巴结

  • 是呈椭圆形或蚕豆形的淋巴组织小体,大小不一,新鲜时呈灰红色。穿插于淋巴管的行程中,并与淋巴管相通连。淋巴结一侧凸隆,与此侧相通连的淋巴管称为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形成淋巴结门,与此侧(门)相通连的淋巴管称输出淋巴管。每个淋巴结的输出管少于输入管,一个淋巴结的输出管可为另一淋巴结的输入管。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清除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等功能。
  • 淋巴结造句

    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目的探讨淋巴结核的免疫发病机制。
    彩色多谱勒显示淋巴结门血管移位也是一些颈部肿块的特征。
    病理科的报道应该包括淋巴结转移及转移到每站的所有数量,同时还需要描述是否侵及淋巴结包膜。
    牡蛎还具有滋肾水、固涩、化痰软坚、止虚汗等功能,适用于眩晕、心悸失眠、自汗、盗汗、遗精、白带、淋巴结核、胃酸过多等疾症。
    免疫刺激还会作用于淋巴结周围的脂肪组织,引起这些脂肪细胞发生脂解作用。
    尚存活的牛,其感染可能局限于胆囊、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
    一般无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后至舌腭弓,内侧与舌腹侧相接,被覆粘膜为鳞状上皮,其淋巴引流主要至颌下淋巴结、二腹肌淋巴结,部分可引流至颏下和颈中深淋巴结。
    此病好发于头颈部的皮下组织,也常见局部淋巴结和唾液腺的侵犯。
    “烂嘴角”,医学上称为口角唇炎,表现为口角部位皮肤起红斑、水肿、渗液和结痂,通常对称分布,张口时有干燥、烧灼感,严重时伴有下颌淋巴结肿大。
    目的探讨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核的治疗方法。
    淋巴结是否转移和组织学类型是决定乳腺粘液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粘液含量的多少无明显的预后意义。
    软组织窗显示双侧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肿大。
    背景与目的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不高,颈部处理尚无统一认识。
    腹股沟区显著的淋巴结肿大要仔细评估。
    检查可见扁桃体表面充暗红色血、表面有瘢痕、及粘连、凹凸不平,腭舌弓亦可有慢性充血,有时颌下淋巴结也可肿大。
    梅毒第一期,其特征为无痛,下疳在感染点的形成以及周围淋巴结的变硬和肿胀。
    其实,淋巴细胞是个劳碌命,一生都在忙着与外来细菌、病毒等“打仗”,而几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就是它们的主要战场。
    目的探讨线照射对小鼠月国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影响。

    汉字详情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SS
    [ba]
    部首: 333
    笔画: 4
    五笔: C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AU
    四角: 7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伯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pra/peapa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