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液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淋巴〗。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遍布人体复杂的淋巴系统能制造和传输淋巴(又称淋巴液)。
2、淋巴液通过肌肉运动的推挤来通过淋巴管里一些列单向阀门。
3、一本名叫《衣装杀人》的书引发了这一误区,该书称,胸罩会阻碍毒性淋巴液从乳房中排出。
4、人体中所含淋巴液是血液的三倍。
5、是什么促使淋巴液流动?在人体淋巴系统里没有像驱动血液一样的心脏。
6、圆窗膜通透性的变化和外淋巴液流动的变化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某些患者观察到听力损失。
7、如果患水肿的话,脂肪团会更加明显,按摩则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和淋巴结的活动,所以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8、它也提高了回血抽淋巴液的免疫调节作用。
9、乳糜胸是肋膜腔内聚积乳状淋巴液的一种罕见疾病,常见的致病因有肿瘤、外伤及其他未知或少见的因素。
10、橙子、葡萄柚和其他柑橘水果看起来象女性的乳腺并且实际上协助里面的淋巴液自由健康进出乳房。
11、这个血管和淋巴的运输网络及渗出的淋巴液含有抗体和淋巴细胞及细菌。
12、按摩具有非常多珍贵而且持久的功效,比如说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将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器官,而且给全身的各个系统补充必需的元素。
13、淋巴系统中的淋巴液,流动非常缓慢,随着肌肉的收缩而流动的,所以电流刺激会帮助淋巴循环的舒畅。
14、树突细胞在处理抗原准备呈现的同时,会随著血液来到脾脏,或经由澄清的淋巴液来到淋巴结。
15、淋巴液流动降低导致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尤其是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6、采用结合穴位指压及淋巴排毒的独特胸部按摩手法,疏通淋巴液,促进淋巴循环,达到增加弹性及提升效果。
17、本实验应用清醒绵羊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对内毒素致伤后肺淋巴液的变化作了研究。
18、严重肺水肿病人,肺小叶间淋巴液增多,因此肺小叶轮廓呈白色。
19、改善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机能紊乱而产生的眼袋和黑眼圈,杜绝由组织液的代谢不良造成了淋巴液的潴留,从而产生下眼部浮肿。
20、结论早期肠道喂养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了肠淋巴液中内毒素水平。
21、“美尼尔氏病”是一种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病,主要病变为内耳的内淋巴液增多、压力增高,原因不明。
22、以脂多糖灌胃,在不同时间点,观测门静脉、胸导管淋巴液、腹主动脉血的内毒素水平变化。
23、目的测定肌肉注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后川芎嗪在豚鼠血液、脑脊液和耳蜗外淋巴液中的分布。
24、庆大霉素的峰值浓度和浓度梯度在动物之间的差异相当的大,这可能是由圆窗膜通透性的不同和外淋巴液流动率的不同所导致的。
25、目的观察噪声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及耳蜗电位的影响。
26、淋巴按摩主要针对淋巴液循环,有效排出毒素,增强人体免疫系统。
27、结果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CM相对幅度和IO函数曲线非线性无改变;
28、结果圆窗或心内注射给药后,豚鼠外淋巴液、血浆中的DEX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9、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外淋巴液中磷酸地塞米松的测定。
30、右侧锁骨上淋巴结引流肺部、纵隔淋巴液,是胸内病变尤其是肺和食管的信号。
淋巴液的国语词典
淋巴管内的液体,无色透明,略带咸味,由淋巴球与淋巴浆组成,其成分和血浆相似,循流于淋巴管中,是组织与血液交换成分的媒介。
淋巴液的网络释义
淋巴液
淋巴液的翻译
淋巴液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巴 | 伯加 | 幫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pea | p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3)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4)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词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2)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3)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4) 润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5)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e2 yid6 [宝安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东莞腔] jit8 [梅县腔] ye.2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繹 | 羊益 | 以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jek | j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