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廷

yè tíng [ ye ting]
注音 一ㄝˋ ㄊ一ㄥˊ

词语释义

即掖庭。液,通"掖";廷,通"庭"。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即掖庭。液,通“ 掖 ”;廷,通“ 庭 ”。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汉书·王莽传上》:“皇帝即位三年, 长秋宫 未建,液廷媵未充。” 颜师古 注:“液与掖同音通用。”

引证解释

⒈ 即掖庭。液,通“掖”;廷,通“庭”。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

《汉书·王莽传上》:“皇帝即位三年, 长秋宫未建,液廷媵未充。”
颜师古注:“液与掖同音通用。”

汉字详情

[ye]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OK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3)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4)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词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2)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3)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4) 润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5)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英文翻译

sap, juice, liquid, fluid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e2 yid6 [宝安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东莞腔] jit8 [梅县腔] ye.2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
tíng [ting]
部首: 227
笔画: 6
五笔: TF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KHG
四角: 12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廴,壬( tíng)声。廴( 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2) 同本义

廷,朝中也。——《说文》

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

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

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见相如。

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

(5) 庭院;院子。通“庭”

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

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

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

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

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

(6) 朝位;位置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

形容词

公正

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英文翻译

cour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东莞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宝安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陆丰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