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彰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显赫。涣,通“ 焕 ”。
《隶释·汉戚伯著碑》:“位至属国都尉、 京兆 府丞、 渤海 太守,功德涣彰。”
引证解释
⒈ 显赫。涣,通“焕”。
引《隶释·汉戚伯著碑》:“位至属国都尉、 京兆府丞、 渤海太守,功德涣彰。”
涣彰的网络释义
涣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奂(
)声。本义:流散,离散)(2) 同本义
涣,流散也。——《说文》
方涣涣兮。——《诗·郑风·溱洧》
涣者离也。——《易·序卦传》
则涣然离矣。——《汉书·刑法志》
涣兮。——《老子》。注:“涣者解散。”
涣乎成功。——《刘熊碑》
功德涣彰。——《戚伯著碑》
(3) 又如:涣然冰释(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误会、疑难的消散);涣驰(涣散。分散,不集中);涣泮(消释,融化);涣衍(蔓延,扩散)
(4) 帝王发布号令 。如:涣汗(流汗。比喻帝王的圣旨、号令,有如汗出于肤,无法收回);涣命(帝王的诏命);涣诏(帝王的恩诏);涣发(特指帝王发布号令);涣号(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形容词
(1) 水很大的
清音应空谷,潜波涣寒塘。——吕同老《丹泉》
(2) 又泛指盛貌
纂辞奋笔,涣若不思。——韩愈文
(3) 鲜明的。同“焕”
涣烂兮其溢目也。——《后汉书·延笃传》
(4) 又如:涣烂(光明灿烂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彡从章,章亦声。章,显著;彡(
),加上修饰。本义:明显,显著)(2) 同本义
彰,文彰也。——《说文》
彰,明也。——《广雅·释诂四》
彰厥有常。——《书·皋陶谟》
义理之道彰。——《吕氏春秋·怀宠》
嘉言孔彰。——《书·伊训》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得势益彰。——《史记·货殖列传》
何忧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彰弥(更加显著;越发暴露);彰明昭著(彰明较著。形容非常显明);彰著(明显;显著)
(4) 文采美盛鲜明
圣谟洋洋,嘉言孔彰。——《书·伊训》
(5) 又如:彰显(昭著的事实);彰施(明施)
动词
(1) 表扬,表彰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书·毕命》
(2) 又如:彰往考来(彰明往事,考察未来);彰宣(显扬,宣示);彰扬(宣扬;传扬)
(3) 揭示,表露
责攸之、 瑀、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彰败(揭破;败露);彰明(颁示;昭示);彰闻(广为传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海陆丰腔] zh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章 | 諸良 | 章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jang/tjang | tɕ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