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自成

hún rán zì chéng [ hun ran zi cheng]
繁体 渾然自成
注音 ㄏㄨㄣˊ ㄖㄢˊ ㄗˋ ㄔㄥ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见“浑然天成 ”。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成,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然自成。”

成语用法

浑然自成作谓语、定语;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

引证解释

⒈ 见“浑然天成”。

浑然自成的网络释义

浑然自成

  •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 浑然自成造句

    透过玻璃幕墙向外望去,远处的青葱近在咫尺,航站楼与黛色的山峦浑然自成一体。
    加上,他博览古今中外书法相关书籍,汲取各家精华,融会贯通后,浑然自成风格。
    五官精致,不是刻意的巧斧雕琢,却似浑然自成一般,修眉连娟巧似月,明眸潭潭可作镜,姿若千娇照水仙,睫睫神飞入灵清。
    此时秋阳正在盘膝而坐,一身煞气浑然自成,时不时爆发出一股凌厉的杀气,秋阳的面色异常狰狞,使得周围的人不敢靠近他,就这样时间慢慢的过去了。
    水月幻境里的少女,满头银色的长发散发着耀眼的银光,如猫眼石般纯粹的金色双眸里满是惊异,她浑身散发着一种浑然自成的王者气势,仿佛是最纯洁的天使。
    嵌名叠字,妙语双关,浑然自成,堪称佳作。

    汉字详情

    hún [hun]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PL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BKQ
    四角: 371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军声。本义:大水涌流声)

    (2) 同本义

    浑,水喷涌之声也。——《玉篇》

    浑,混流声也。——《说文》

    溟海浑濩涌其后。——《文选·张协·七命》

    浑浑若川。——《法言·问神》。注:“洪流也。”

    财货浑浑如泉源。——《荀子·富国》

    (3) 河名

    (4) 桑干河上游支流,亦名浑源川,发源于山西省北端西麓

    (5) 卢沟河在元明后的别称,因河水浑浊得名,即今永定河

    (6) 小辽河,辽河最大的支流

    (7) 浑江,又名佟家江,发源于吉林省龙岗山脉

    (8)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吐谷浑的省称

    (9) 浑天说的简称

    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梁书》

    (10) 姓

    形容词

    (1) 混浊

    浑,浊也。——《切韵》

    浑兮其若浊。——《老子》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未相离也。——《列子·天瑞》

    贤不肖浑殽。——《汉书·董仲舒传》

    (2) 又如:浑水(浑浊不清的水);浑黄(浑浊而发黄);浑浑(浑浊的样子)

    (3) 大 。如:浑大(宏大;博大);浑芒(广大无边的样子);浑洪(水流盛大的样子);浑浩(水势盛大的样子)

    (4) 糊涂 。如:浑同三拍(含糊);浑虫(糊涂虫)

    (5) 质朴;朴实 。如:浑素(朴素,不华丽);浑纯(朴质纯正);浑雅(质朴高雅);浑质(纯厚朴实);浑穆(质朴淳和)

    (6) 纯,无杂质 。如:浑花(浑化。骰子掷出得同一彩色);浑黄(纯黄色);浑粹(纯粹);浑铁(纯铁)

    (7) 全,整个 。如:浑沦(囫囵,完整,浑然一体);浑成(完整,浑然一体);浑不比(全不像);浑全(完整;完全);浑舍(浑家。全家)

    副词

    (1) 全,都,皆 。如:浑同(一共);浑备(完备;齐备)

    (2) 简直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仍;还

    巴童浑不寐,半夜有行舟。—— 杜甫《十六夜玩月》

    动词

    (1) 混同;混合 。如:浑同(混同,等同);浑融(浑合,融合);浑杂(混杂,混合掺杂)

    (2) 混,苟且度过

    只有门下是七八个月的养在府里白浑些酒肉吃吃,一个大钱也不见面。——《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muddy, turbid; blend, merge, mix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宋本广韵

    rán [ran]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QD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F
    四角: 2333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3)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4)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可以照见怪物。后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5)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淮南子·览冥》

    (6) 耀;照耀

    然目之绮,裂鼻之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7) 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愬然之。——《资治通鉴·唐纪》

    (8) 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

    (9) 形成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大戴礼记》

    (10) 宜;合适

    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1) 但是,然而

    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4)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 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然不伐 蒲。——《史记》

    (5) 然后;才 。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形容词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代词

    (1)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 河东凶亦然。——《孟子》

    (2)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英文翻译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客英字典]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njen/rennʑĭɛn
    [zi]
    部首: 625
    笔画: 6
    五笔: T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U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代词

    (1)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介词

    (1) 由;从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副词

    (1) 自然,当然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动词

    (1) 用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6 [cit7] [陆丰腔] cih6 [台湾四县腔] cih5 [cit7] [宝安腔] cu3 [沙头角腔] cu5 ci2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ze5 [客语拼音字汇] ci2 ci4 q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ziih/dzihdzʰi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